2018山大日记:中国·实践·管理论坛参会学生 唐荣华

发布时间:2018/10/20 08:33:24   点击:  

10月20日 星期六 晴

济南晚秋底澄清的天,像一望无际的碧海。本来平平淡淡的的周六,也因为中国实践管理论坛变得不同寻常起来。

中国·实践·管理论坛是《管理学报》联合国内知名院校共同打造的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已经成功举办了8届。今年该论坛携手“中国管理50人”论坛一同在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召开。

下午三点四十五分,我在知新楼B区的311教室参加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分论坛。来自全国六所高校的老师和同学对他们的研究内容作了分享。中国矿业大学的李姗姗分享的“领导选择圈内人的标准是什么?——基于员工感知视角研究”为提高组织管理绩效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自山东大学的两名同学为大家介绍了“家长式领导对员工追随力的影响——基于心理授权的中介作用和权力距离的调节作用”;昆明理工大学的乔老师幽默地为大家讲述了“CEO自恋、政治关联与中国企业国际化”……东北财经大学的孙灵希副教授一一作了点评,指出了每一个研究报告的不足和可取的地方,使人受益匪浅。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来自四川轻化工大学的肖兴政老师带来的分享——人工智能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研究。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正迈入数字化新时代,人工智能作为数字化的最终形态发展历程,最早可追溯到1956年的达特茅斯会议。迄今为止人类对于对人工智能的研究有60余年。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人工智能越来越融入我们的生活,已被运用在教育、金融、农业、医疗、政府、商业等不同领域。人工智能已经遍布生活、工作、娱乐之中,甚至城市的建设、企业的运营、环境的保护、公共安全的保证,都离不开人工智能。毫不夸张地说,人类已经进入了人工智能时代,未来人工智能不仅为人类带来便捷,同时也推动着经济的发展。他从影响与对策两方面作了详尽的介绍。人工智能能够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积极影响,它能够提升人力资源管理质量。例如,机器人可以对简历进行筛选,从而提高招聘的准确性;在云计算功能下,培训可以直接使用3D技术,绩效考核指标也更加数据化,“人情分”减少,提高了培训的有效性、绩效考核的科学性以及薪酬设计的合理性。它还能降低人力资源管理成本。通过测算分析员工离职原因,有针对性地做一些思想工作,降低人才流失成本;人工智能还可以替代人去从事危险系数高的工作,降低劳动力使用成本。除此之外,人工智能还有助于转变人力资源管理方向,促进劳动关系和谐,提升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人工智能是把“双刃剑”,它也有对人力资源管理不利的一面。它会导致人力资源管理过剩,颠覆了传统人力资源管理,HR的工作将更加趋于信息化。为了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我们必须将人力资源管理与科技结合,提高专业性,同时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重新定位。

肖老师的分享使我回想起2017年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国围棋选手柯洁输给了人工智能ALPHAGO的新闻。今天,无人超市、无人酒店、无人餐厅……一个个新词不断冲击我们的眼球,刷新我们的认知。人工智能时代即将来临,你不进步,就会被社会所淘汰。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当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升自身的素养,站在时代的高度认识社会发展的趋势和社会发展的前景,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做新时代的弄潮儿!


【作者:2016级本科生 唐荣华 来自单位:管理学院 责编:高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