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0/21 08:18:32
点击:
金秋十月,尼山学堂邀请了浙江大学古籍所吴土法教授为大家讲解《礼记》。吴老师师从中国礼学大家沈文倬先生治礼学,博物洽闻,造诣极深。本次课程从周四到周日,每天下午讲解四个小时。我怀着对老先生的仰慕和对古籍的兴趣,前去旁听。
吴老师平易近人,与同学们谈笑风生,一见面就拿自己“浙江味的普通话” 开玩笑。在详细介绍了《礼记》的成书、编纂、发展情况后,他选择了《曲礼》等篇目细细品读。古籍经典不同于通识课程,需得追本溯源,潜心阅读原著。吴老师不疾不徐,选择清代朱彬所撰《礼记训纂》,结合前人译注,娓娓道来。在讲解“主人與客讓登,主人先登,客從之,拾級聚足,連步以上”时,老师亲身示范古代礼仪,帮助大家理解。更是结合生活实际,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千年前的礼仪规范。
《礼记》导读的课堂,不仅让我学习到知识,更感受到对学术的热情和坚持。吴老师通读古籍,功底深厚,几十年如一日地研究礼学,他常说“读书这个事情呀,真的没有捷径,读个一百遍,一定就明白了”。吴老师在课间问大家为什么选择学习古籍,还回忆了自己跟沈先生学礼的九年时光,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他用亲身经历鼓励我们潜心治学,相信自己,踏踏实实地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前行,让我受益匪浅。
大学之大,在我看来是“大师”之大,山大为学子们提供了可贵的平台,创造了许多机会,让我们看得更高,走的更远。不仅有机会接触吴老师这样学识渊博的大拿,还时常在讲座活动中见到各个学科的领军人物。而在我们身边,有无数优秀的老师和同学,像一盏启明灯,带领我们前行。
今年已经是大学的第三年,我对山大的感情更加深厚。百年山大,如梧桐含蓄,质朴宁静;又如泰山厚重,严谨执着。这里是学术梦想生根发芽的沃土,更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在这里,我感受到热情与真诚,创造与坚守,山大时时刻刻都在教育着我学无止境,气有浩然。“泰山不让细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我相信在梦想的道路上执着前进的山大人必定都能扬帆起航,勇创佳绩。
【作者:2015级本科生 李天欣 来自单位:哲社学院 责编: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