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山大日记:文学生活馆讲座聆听者 殷琪蒙

发布时间:2018/10/25 09:29:57   点击:  

10月25日 星期四 小雨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文学生活馆听讲座。还有半个小时才开场,但基本上座位都坐满了。正如之前听说的那样,各个年龄层的人都有,有刚刚下班的阿姨,有刚毕业不久的年轻人,也有许多在校的大学生。讲座是由山东大学软件学院的教授崔立真主讲的。他的讲解深入浅出,利用了许多实例。首先,他先简单表达了对文学生活馆的感谢与赞扬。然后,他借助几个与大家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进行讲解。哈根达斯和麦当劳的客户满意度的调查,利用大数据改善自己产品的口味。爱奇艺利用视频平台的优势进行快进、回放与评分的数据统计,结合注册信息,有针对性的培养自己的明星,让明星的行为和人设更符合受众的口味,进而产出自己的电视剧,脱离对电视台等传统媒体公司的依赖,真正实现由视频网站到传媒公司的转型。

紧接着,崔教授又提到了微信实名注册与同步的意义,通过手机基站和社交账号,可以统计每日的行进轨迹和语言运用,以此来获取日常生活情况。

然后,他讲述了淘宝“猜你喜欢”的具体算法,说明大数据的容量之大。他介绍说,每日淘宝的“猜你喜欢”栏目有三到十四亿的曝光率,谈到在与阿里推荐部交流时,工作人员所表示的“千人千面”的算法期望,借此引出大数据对算法和速度的要求。

“大数据不是某一天变大的,而是一直存在的,比如我们国家测量用的巡天望远镜。”用一句富有哲理的话,崔教授引入了大数据的概念。“big data”,在美国文化中,“big”往往用于形容高大胖,是一种口语化的表述。也就是说,“大数据”是源于生活的。它有别于数据库中的“very large data base”这一观念,是在2011年正式提出的。当然,2009年谷歌也曾在内部会议上提出,算作这一称呼的雏形。

大数据与普通的数据有一定的区别。以前,比较大量的数据仅仅出现在银行、超市等,但那时的大数据往往比较固定,并且随着机构的下班而停止采集。但现在的大数据更加的结构化,且人数更多,时间更长,并且需要甄别信息的价值,这对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样化的信息不再仅仅是单纯的数据,而是以图像、文本、语音等多种形式呈现,其中语音还需要第三方公司进行转码,我国的讯飞语音在这一方面位列世界前茅。

最后,崔教授也提出了对于大数据发展现状的局限性的担忧,引发了听众的思考。

听完这场讲座,我获益匪浅。在信息迅速发展的今天,仅仅一条小小的信息背后就有这么大的学问。作为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生,与消息打交道的机会更多,应当更加珍惜这些机会,也应当明白自己身上所肩负的责任。


【作者:2018级本科生 殷琪蒙 来自单位:新闻学院 责编:蔡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