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0/29 16:07:42
在从南昌返回济南的高铁上,我手捧着第十五届华东地区结构设计邀请赛三等奖的证书,回忆着前两天比赛的紧张与忙碌、兴奋与喜悦,感触颇深。
10月初,通过了土建与水利学院和齐鲁交通学院残酷的初赛选拔,我们组三人正式作为山东大学一号代表队,拿到了前往南昌市华东交通大学参加总决赛的门票。25日,迎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山东大学两支代表队以及指导教师刘振华、领队老师杨浩抵达了这座才子抒怀、英雄起义的城市——美丽的江西南昌。
经过前期数次结构设计方案的优化和改进,我们满怀信心、胸有成竹,同时又谨慎小心、不敢怠慢。制作模型时,三人各有分工,同心协力,时刻协调着制作进度与结构质量之间的关系。考虑到材料性能变化以及空气湿度差异等细微因素,我们在制作时格外的谨慎,一米多长的结构要以不足1毫米的误差来衡量。我们深知,每一个节点位置的偏移、每一滴胶水用量的不当,都可能给结构埋下安全隐患,导致加载失败。十四个小时的制作时间看似漫长,但对于专注制作的我们来说却是恍如一瞬。当完成最后一根杆件的连接后,我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庆幸没有出现不可控的突发状况。
质量称重后,我得知我们的结构质量并不占优势,这让我的心再一次变得忐忑不安。但在答辩的过程中,我察觉到评委老师对我们组波纹腹板H型截面组合结构的创新形式较为欣赏,于是信心倍增,顺利完成答辩环节。
最后的加载时刻终于到来了。随着结构一厘厘的向前推进,三人都愈发紧张,密切关注着结构的加载情况。四分钟的加载时间看似很短,但对于加载队员来说却是度秒如年。随着顶推的进行,一级悬臂通过,一级持荷成功,二级悬臂通过,二级持荷成功,当导梁接触支座的那一刻,我心知加载一定可以成功,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当主持人宣布加载成功时,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之前过程中的百感交集,现在只剩道不尽的欣喜。最终,我们三人制作的波纹腹板结构模型斩获三等奖。
在本次华东赛中,我的收获远不止这项荣誉。在结构的制作与加载过程中,我也与其他院校的老师同学进行了许多交流,收获了宝贵的参赛经验和教训。团队三人采用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也是对将来从事土木工程工作的一次宝贵的经验积累。可以用土建学院王培军副院长的一句话来概括这段经历:“若干年后我们会忘记今天的结果,但一定不会忘记这段奋斗历程!”最后非常感谢刘振华老师的悉心指导与杨浩老师的细心安排。追求卓越,只争朝夕;埋头苦干,未来可期!

【作者:2016级本科生 刘胜琪 来自单位:土建与水利学院 责编:李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