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山大日记:研究生啦啦操参与者 王凯璇

发布时间:2018/11/21 09:07:56   点击:  

11月21日 星期三 晴

距啦啦操比赛结束已经过去了三天,今早上课路过舞蹈教室时,看到被整齐地摆在地上的花球时,我不知不觉中回想起了比赛前那不足一月的时光。作为一名第二次参加啦啦操比赛的“老人”,我深深明白要超越去年如此优秀的“我们”,过程会多艰难。如此紧促的时间内,要完成人员选拔、舞蹈编排、动作学习再到队形变换一系列工作,让当时初次建队的我们不禁深吸一口气——这恐怕已不是“万事开头难”这么简单了。

同其他学院一样,艺术学院的研究生遇到的最大问题,也是专业分散、时间很难统一的情况,因此我们的排练时间也变得十分零散。但队伍的每一名成员,为了不辜负学院甚至学校对我们的期望,我们选择的曲目和舞蹈,都是最难、最复杂的。时间紧,就每天中午不休息加班排练;任务重,就每晚8点半下课后一直排练到学院物业锁门才肯离开,回到宿舍也继续练习,膝盖上、脚上、手上总是伤痕累累……在每天超过7个小时与队友的陪伴中,我也见证着队友们的拼搏与汗水,而每当到了最辛苦最绝望的时刻,书记和导员的身影总能出现在我们身旁,陪伴着我们训练,不断地给我们加油打气。每每看到导员因为不忍心而要开口提议降难度的时候,所有人都会非常“默契”地用更加无怨无悔的练习将这种“想法”默默“扼杀在摇篮中”——你已不离不弃,我怎能临阵怯敌。

比赛那天的音乐响起时,艺术学院上场16人,无一舞蹈专业,虽然所有人都缺乏舞蹈基础,但都在毫无怨言地为了学院的荣誉努力着、拼搏着。当比赛完主持人念到艺术学院一等奖的时候,我清晰地记得我们所有人都欢呼着抱在了一起,开心得像一群孩子,之前再多的辛苦,再多的艰辛,在那一刻也已烟消云散。我想,如果每次我们都能通过这样的努力,能让全校对艺术学院的研究生们了解得多一点,让所有人见证我们不屈不挠的精神,那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作者:2017级研究生 王凯璇 来自单位: 责编:王文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