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1/21 09:18:08
点击:
回想近来发生的种种,心头思绪满满,感慨万千。
作为学院学生会新闻部的副部,我一直以为我们的工作是负责学院新闻的撰写与投稿,以至于接到管理学院班级新闻的时候心里充满了不解与无奈。我是一个感情色彩极为强烈的人,遇事极易凭自己的主观意识对事作出判断并不易改变。而我个人将学生会和班级的概念分得特别清楚,所以一开始我对这件事充满了排斥感。
庆幸的是,大学一年的工作与生活经历磨平了我那些不知所谓的棱角,让我对自己的个性有了准确的定位。每次遇到突发的让我过于气愤怒的事情,我都会多方面征求别人的看法与意见。通过听取客观的描述与评价,再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会让我冷静不少。最终,通过同学和学姐的疏导,我开始把消极的情绪转变为解决问题的动力。我明白,排斥说到底只是逃避的一种形式,而逃避大多源自能力不足导致的力不从心。与其一味任反动的消极情绪支配,不如将选择权握在自己手中,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提高自己的能力从根本上克服这种来源于力不从心的恐惧。
通过与部门另一副部一起商讨对策,并与各年级组宣委员和新闻部成员沟通后,得到了最后的解决方法。通过简化流程和细化分工,使部门和班级里负责此事的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工作有了全新而准确的认识,也确保了日后工作的顺利进行。至此,“头疼”事件告一段落。
虽然事情就这样轻描淡写地结束了,但是我心里的感触与感悟却是油然而生。首先,作为学生会的一员,我们首先要有负责任的态度。对于“上级”发布的通知,我们可以有异议,并能及时沟通改进。但如果把消极情绪埋在心里,等它慢慢发芽成长后,开出的还是消极的花朵,让我们陷入更加别扭的氛围。其次,遇到事解决事,是作为一个大学生必备的能力与素质。大学生活不仅仅是为了让我们学习专业知识,更重要的还是对人的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应该迎难而上,而不是望而却步。当然,情绪管理也是一个不可小觑的方面。现在的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与现实压力并不成正比,很多同学会因为学习、工作、生活等各种因素的刺激而敏感、疲乏甚至气愤。但是如果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就会让麻烦的事情简单化,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感谢这些小插曲,让我发现崭新的自己,找到更好的我。未来的我们有无数种可能性,所以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在问题中成长,在成长中变得更加优秀。
【作者:2017级本科生 肖意苹 来自单位:护理学院 责编:李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