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2/01 09:08:27
点击:
11月30日,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山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张文新教授做客哲社学院,作了题为《过去二十年青少年家庭价值观与亲子关系的变化:基于三个出生队列的历史比较》的学术报告,并关于如何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开展了座谈会。由哲社学院刘森林院长主持报告会。
我有幸参与了张文新教授此次讲座。了解了改革开放的历史经济文化环境下,对中国青少年产生的影响。张文新教授首先讲述了研究缘起,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进行了一系列大规模的经济改革,并逐步转变为了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社会,即从礼俗社会逐渐向法理社会过渡。随后引出两个研究问题,一是随着社会变迁,青少年家庭价值观和亲子关系是否发生变化,发生了哪些方面的变化;二是青少年家庭价值观的模式有哪些,这些价值观在不同的出生队列中是否会存在差异。其研究设计是采用时间滞后设计,运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分别于1999年,2010年,2018年进行数据收集。
随后,张文新教授对研究结果做了重点介绍。在近二十年来社会变迁的过程中,青少年的家庭价值观变得更加个体主义,而集体主义的倾向有所减弱。具体而言,出生队列较晚的青少年对与父母发生分歧的接受性较高,希望获得行为自主的年龄较早,并且对尊敬家人和未来为家庭提供支持所赋予的重要性较低。上述研究结果支持了社会变迁与人类发展理论,在中国社会正在向法理社会方向转变(例如,城市人口的比例增加,更加富裕、受教育水平提高),青少年的家庭价值观也相应地向个体主义方向转变。自1978年以来,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在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往来的过程中,个体主义价值观也日益渗透到中国。在1999年,个体主义价值观并不普遍,也并不被大众接受。在这种情况下,有些青少年可能会感到无所适从,从而既内花了个体主义的价值观,也内化了集体主义价值观。
最后,在提问环节,现场师生就采用什么研究方法等问题进行讨论,张文新教授表示不论采用何种研究方法,一定要注重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程序的规范性。
在学术报告后,张文新教授紧接着开展了关于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座谈会,参会专家就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张文新教授的学术研究以社会问题为己,立足社会需要和社会根本,为日后我们的学术研究指引了方向。同时,本次座谈会为学院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提供了详细和具体的指导,也开启了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交叉融合研究、创办交叉研究论坛的第一步!
【作者:2017级本科生 来自单位:哲社学院 责编:鲍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