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志愿者日交流会参加者 胡守蕊

发布时间:2018/12/02 08:16:07   点击:  

12月2日 星期日 雨

踏着趵突泉校区雨后潮湿的小路,我激动地走向今天“国际志愿者日交流会”的地点,期待和其他学院的志愿服务工作者交流经验感悟。

在药学院学长轻松幽默的介绍下,这场集合了四大校区、六大学院的交流会正式开场。山东大学校学生会志工部代表率先介绍了他们的基地和今年开展的志愿活动情况。无论是在校内开展的“和谐校园建设计划”,还是深入学校周边社区的“十二五行动”,校会始终致力于帮助各学院志愿者找到适合自己的服务形式。电气工程学院的理科生却有着文科生的浪漫,将传统文化与科技结合,让泉城古韵奏响今朝。基础医学院依然努力在导医助患第一线,让医学生在志愿服务的同时,早早培养医生的仁者情怀。历史学院利用专业优势,进入社区宣传,让六艺在泉城流淌。土建和微电子学院志愿工作开展不久,但大家都在积极寻求合作,让本学院志愿服务工作越办越好。药学院的志愿者们将过期药品送回家,将骨髓库引入同学间,将照料儿童作为医者必修课。

在大家都了解过彼此的工作情况后,我们开始讨论相关议题,共同思考志愿服务工作的发展方向。各学院代表各抒己见,思想在空中碰撞出火花。电气学院学长说要让同学们对基地感兴趣,让志愿者有荣誉感,才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确实,志愿者们希望获得表彰,哪怕它只是网页上的几行字,现实中的一张纸,但是这小小的激励也可以给予他们足够的服务热情。当历史学院同学说起进社区讲老字号、老建筑,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专业知识并非胜于老人,反倒成为了倾听者时,我猛然发现,这种倾听和陪伴不正是我们医学生服务老人的宗旨吗?我突然明白了整合资源的深层意义:它不仅仅是为了更清晰地了解自己,更是为了和相似的项目联合起来,寻求深层发展。一个组织能动用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但我们每个学院各有所长,联合起来的辐射范围和程度将是巨大的。再提起今年国际志愿者日的主题“志愿者建设有复原能力的社区”,一个社区涉及的领域千千万万,当它遭遇困难时,需要家庭医生根据病史治疗,需要建筑师帮忙规划重建,需要电网重新拉起……这也正体现了志愿服务不是一个独立的存在,它需要不同的思想描绘出多彩的画卷。

我想,我们每个志愿者工作部或者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工作就是引导同学们参与志愿服务,引导的最终目的,大概就是让每个人都心怀善意,让志愿服务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作者:2017级本科生 胡守蕊 来自单位:基础医学院 责编: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