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2/02 09:07:41
点击:
昨天上午,山东大学2017级法学院一班团支部赴青岛市海尔信息产业园进行改革开放40年主题的参观调研。
早晨,大家集合完毕,迎着晨曦微风,乘坐公交车前往目的地。辗转两班公交车,最终到达海尔信息产业园5号门。
在工作人员的热心引导下,我们从海尔集团展厅的生活馆开始了这次意义重大的参观之旅。首先领略的是海尔历年所获得的奖项,同学们心中对这个企业的经历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参观完世界家电发展史后,不得不提中国家电发展史:60到70年代,国内还没有正规的家电,流行的是四大件;80年代才出现新六件;90年代,市场竞争下,家电生产单位越来越多,家电产品也越来越美观。进入二十一世纪,是令我们大开眼界的一部分——都市年轻创客公寓、拥有终端的客厅、配置“魔镜”的智慧浴室、智能化的婴儿室、贴心设计的老年人公寓……从最初的简单化的家电到现在智能化的家电设备,时代发展的缩影已展现得淋漓尽致。海尔有许多创新性的理念与做法,我们看到人单和一订单管理体系、和其他公司的合作产品,还会惊异于一个大企业对细节的重视——洗衣机滚筒的自动清洁、为了节电冰箱单独开一个小门、镶嵌于沙发里的音响……
文化馆更能看出海尔的良苦用心。进入文化馆之前,抬头便是张瑞敏的寄语——“企业是人,文化是魂”,然后还要走一段不易的“上坡路”,因此参观效果极佳,感受十分真切。在文化馆,以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为代表的海尔人和海尔企业的经历,都是“改革”“开放”的生动诠释,体现了改革的魄力。海尔的前身是青岛日用电器厂,工人消极疲怠。1984年张瑞敏任厂长后,进行了一系列的大刀阔斧发改革——公布实施“十三条”、“砸冰箱”事件以及派员工赴德培训学习等,使得当年的小电器厂日益成长为一个全球范围内强有力的企业。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当中国准备加入WTO之际,张瑞敏已经预见了走向国外的必要性。他率先在美国建厂,别人认为这种行为简直是“不吃国内的肉,偏要喝国外的汤”。而张瑞敏说,“走出去”有风险,但“不走出去”风险更大。如今,海尔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领军集团,连续九年蝉联大型家电世界第一。
接下来,我们进入放映室,观看海尔纪录片。这部电影再一次将之前的参观内容串联起来,整合呈现了海尔走过的名牌战略发展阶段、多元化战略阶段、国际化战略阶段、全球化品牌阶段、网络化战略阶段5个阶段。尤其是在现今所处的网络化战略阶段,海尔秉持创新的精神,为创业者提供平台,积极融合于互联网发展的浪潮中,依旧呈现着旺盛的生命力。
怀着激动的心情走出展厅,我们又随讲解人员进入海尔大学。石鼓石狮代表的“文武兼备”、“高门槛”、勺海、“曲觞流水”,生动呈现着海尔的底蕴文化,使我们从另一自然愉悦的角度,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海尔。
最后,大家自行游园,在长廊中、亭子下,在这个亲历改革开放的地方进行了主题团日的歌唱新时代、读书会等其他系列活动。
正如我们在海尔展厅所看到的一句标语——“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其实,推及至整个社会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样。发展是永恒的,我们要做的是回首走过的历程,积累经验;展望未来的路途,砥砺奋进。
“改革开放天地宽,砥砺奋进正当时。”真正去实地参观后,才真正体会到改革开放对我们的重要意义,才深切体悟到要继续秉持改革开放的精神。新时代,我们会继续奋斗,向着中国梦前进。
【作者:2017级本科生 赵惠琳 来自单位:法学院 责编: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