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2/06 09:15:46
点击:
看着结业仪式时学员老师们脸上洋溢着的笑容,刷着朋友圈里老师、学员们的感慨和感谢,感受着冬日夜幕降临的宁静,培训班圆满结束了!
在刚刚过去的20多天里,我承担了山东省省属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班助理的部分工作,协助老师顺利完成了培训班的各项事宜。今天,培训班第二期也落下了帷幕。回顾这20多天里,有很多值得回忆的事情,让我可以慢慢去品味着有趣的过程。
作为培训班一名助理,我主要负责了及协助完成了以下工作:前期准备、协调安排每天的助理工作、会场的布置整理、学员分组、报到住宿、新闻稿撰写、停车券事宜、茶歇事宜、现场活动支持等等。没想到,自己也可以承担这么多的工作!
当然,在这其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时间的冲突、人员的不足、科研的压力、课业的紧张等等。研一的课程不少,平均每天都有两大节,再加上任重道远的科研任务,可供自己支配的课余时间少之又少。尽管如此,我和我的几个小伙伴们,还是顺顺利利地完成了所有的助理工作,也得到了中心老师和学员老师们的一致好评和连连夸奖。偶尔被学员老师们喊一句“小张老师”或是“张助理”,内心也是满满的幸福感。
有人会问“这么忙,你就不曾抱怨过吗?”我的回答是:有。在第一期培训将近结束、第二期培训马上开始的时候,我由于一些原因导致脚部红肿疼痛,严重的时候走路都特别困难。大家都跟我开玩笑“你怎么瘸了?”而那几天正是培训班最忙的时候,既需要准备第一期的结业事宜,又需要筹备第二期的报到和培训事宜,可以说是攻坚战最紧要的关头,而我偏偏这个时候脚上“挂了彩”。第二期培训班报到的那天早上,我请了假去医院做检查,抽完血准备回学校等检查结果的时候,老师发来了消息“看完病回来坐阵”。当时,我脚正痛得厉害,一时间心中便生出了一些抱怨——“老师您都不问我检查结果如何,就急着让我回去干活。”尽管如此,我还是忍着脚痛回到了报到现场,真的“坐阵”了(坐着发放材料、盖章等)。而这一点抱怨,在我见到一直充满热情、充满青春活力的朱老师之后,就消减了90%。它的完全消失,是在第二天上午的第一期结业仪式后。在我的照片墙信封里,有三张便利贴:一张来自中心李主任、一张来自朱老师、一张来自培训班的一位学员老师。那天中午,我一个人坐在实验室里,反复看着这三张便利贴上的字,不禁眼眶湿润。几天来的疲惫和残存的一点点抱怨都随之烟消云散,哪怕脚依然痛着,我又变回了那个充满活力、斗志昂扬的自己。看着忍着膝盖疼痛依然站立两个多小时为学员讲课的李主任,看着每天早出晚归忙前忙后没有时间陪小宝轮却没有丝毫怨言的朱老师,自己的这点小病痛又算得了什么呢?既然承担了这份工作,就要担负起这份责任!
还有人会问“你花这么多时间在培训班这里,还搞不搞科研了?”我的答案是:搞,当然要搞,还要好好搞!诚然,这一两周的时间,我把几乎所有的课余时间都放在了培训班的助理工作上,也占据了不少本可以用来读论文、做实验的科研时间。但是我却不后悔。尽管培训班很忙,有很多工作需要处理。我依然坚持每天正常去实验室待到晚上10点多。我还在这两周里做了一些实验准备、规划了自己近期的实验等等。对这两周的科研时间而言,培训班的工作确实暂时扮演了“阻力”的角色。然而,也正是这些“阻力”让我更加深刻地意识到研究生时间的宝贵、让我努力提高自己做事的效率、让我更加深入地思考自己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如果充分利用好、规划好研究生期间的学习时间、高效高质创新地开展课题研究?
作为一名学生,这十多天我聆听了众多专家教授的主题报告、领略了他们的精神与风采。接触了校内外许多优秀的青年教师,感受到了他们的青春与活力。结识了几个关系不错的小伙伴,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孙康宁老师的报告让我对师德、师风和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王震亚老师的报告让我亲身体验了一把“网红老王”的个人魅力。其他各位老师的讲座和工作坊,让我看到了他们身上独特的闪光点,也让我接触和了解了许多关于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和方式方法。比如:课程思政、BOPPPS有效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在线课程建设等等。虽然我不知道、也不确定自己今后会不会投身于伟大的教育事业,但这些一定会成为我人生中的宝贵财富,让我从一名学生的角度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认识与理解。
第一期学员老师们临别依依不舍的场景仿佛就在昨天,第二期的学院老师们也已经带着满满的收获踏上了返回的旅程!在这里,我要感谢敬爱的朱老师和李主任对我的信任与包容;感谢与我一起并肩战斗十多天的小伙伴们的支持与包容;感谢实验室的师兄师姐们对我的支持、鼓励、帮助和包容;同样,也感谢坚守岗位、努力向前的自己!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会用心学习、潜心科研、努力工作,过一个有意义、有内涵、有收获、有成长的研究生生活!也希望朱老师能够多一些时间陪伴自己的家人!
【作者:2018级硕士研究生 张晓 来自单位:机械学院 责编:马文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