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属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班工科班学员 韩士轩

发布时间:2018/12/06 09:38:00   点击:  

12月6日 星期四 阴

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写到:“从来如此,便对么?”这也是我在本次培训中反复问自己的话。

从小学入学,到大学毕业,自己经历的都是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走上工作岗位,也理所当然把自己纳入到传统课堂中去。记得自己读研究生的时候,慕课正火,也曾点开网页看过几节课。我边看边想:不过是几门没有学习门槛的选修课罢了,像这样的教学方法,怎么能用来做专业课的教学呢?

毕业两年,我又回到母校,参加此次山东大学承办的省属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聆听了专家们关于教学改革的深入讲解,见识到了专家们在教学改革中的丰硕成果,实地参观了学校的工程训练中心,在专家指导下完成一件件作业。我自己的固有观念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转变。以下是我的四点心得体会。

第一,教育理论的学习可以提高我们对认知过程的理解。我曾经很困惑,为什么自己在理论物理课程的学习中会感到吃力。在李赛强教授的课中我找到了答案,根据Kolb的学习风格理论,要想快速学会理论物理,必须把自己训练成“同化者”。而不是“发散型学习者”。想要融会贯通,则必须让自己在不同的学习风格中不断切换。只靠课堂上听一听、凭感觉想一想,而不是批判地思辨,是不能学好理论物理的。

讲课也是技术。课程必然承载知识,除此之外,讲课本身则有很多技术可循。例如课堂互动策略(营造安全、友善、信任的环境)、BOPPPS有效教学模式、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雨课堂),都可以使课堂变得更高效。

第二,在线课程正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此之前,我认为在线课程不适用于数学和理论物理教学。通过秦静教授的讲解,我才了解,原来早已有研究表明,在线课程和传统课程教学效果相差无几。高质量的在线课程,可以把教师从重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转而服务同学们个性化需要。在线课程的受众更大,更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一门好的在线课程,可以让更多的同学受益。线上教学伴随着定时的交流、在线习题和作业互评,也很容易督促同学们的学习。退一步讲,在传统课堂为主的教学模式下,在线课程也可以是传统课堂的很好补充。对于招收非全日制学生的高校,也可以利用在线课程完成部分理论课程的学习。

基于在线课程的翻转课堂可以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学生从不主动去学习,因此翻转课堂是无效的。为什么我们在这里退却了?真正的解决方案应该是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而不是放弃。需要我们做的是“破冰”工作,破除老师和学生心中固有学习模式之冰,把我们都从舒适区赶出来,教学相长。

第三,积极面对课时的减少。随着新知识的不断加入,以往课程课时量必然减少。我们应该朝着更积极的方向去理解。我也开始反思,自己承担的课程真的需要这么多课时量么?少一点课时真的不可以么?课时量减少意味着必须重新调整课程的内容,也意味着需要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

第四,积极实施课程思政。课程思政意味着我们在专业课的课堂中更注重对学生职业素养、道德品质和家国情怀的言传身教。让学生除了具备专业知识,更要学会在社会中顶天立地。在中学时,很多同学的学习目的就是考大学,考上大学之后就没有了目标。缺乏理想的人容易随波逐流,容易忽略过程而重结果。在这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盛行的时代,课程思政就变得十分有必要。

“从来如此”并不一定是真理,也可能是惯性和懒惰。不断思考、批判、创造和迎接挑战,才是一个教师学者得以立足的本分。


【作者:学员 韩士轩 来自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责编:马文轩 郝晗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