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决赛)暨冬令营志愿者 程增瑞

发布时间:2018/12/06 10:30:59   点击:  

12月6日 星期四 阴

前天,第32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暨冬令营落幕了,我也结束了一周紧张忙碌但充实欢乐的志愿者工作。

刚踏进南郊宾馆大门时,初冬的这座花园式单位寂静肃穆,正门上方显示屏上“热烈欢迎各位老师同学参加第32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暨冬令营”的红色大字映入眼帘。我伫立许久,回想起难忘的高中岁月。我也曾是一名化学竞赛生,在破旧的实验楼里苦学三载,没有寒暑假,没有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只有一本又一本看不完的书,一套又一套永远做不完的题。最终在初赛考场上我却心态失衡出现重大失误,而未能进入省队参加全国决赛,与北大擦肩而过,我为此遗憾许久,也总结了很多经验教训,甚至性格也有了转变。但高中的努力终未白费,我凭借扎实的化学基础通过自主招生考入山东大学,经过在泰山学堂的三年不懈努力,保送到北京大学读博,圆了自己的燕园梦。

四年过去了,面对曾经令我神往的决赛现场,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竞赛的气氛,仿佛自己参加比赛一样。然而时间又过得很快,转眼间我们的志愿者工作已经结束了。几天的活动场景历历在目,让我感慨不已。引导各省队报到领取会议材料,热情而忙碌;古稀之年的段连运教授在领队会议和开幕式上的讲话,催人奋进又充满期望;笔试考场蓝色大厅里踌躇满志的考生,奋笔疾书或冥思苦想;带领与会老师们参观晶体所和博物馆,为山大的文化底蕴和科研实力而骄傲;在历城二中新校区的礼堂观看闭幕式和颁奖典礼,我为母校的发展和取得的成绩而自豪;与志愿者团队走过的点滴时光,在欢声笑语中保质保量完成了任务。最难忘的是实验考试结束的那天晚上,南郊宾馆门口昏黄的灯光下家长和老师们等待考生凯旋的身影,满载考生的车队一进大门人群就沸腾起来,他们踮起脚尖招手,等孩子们下车,他们或击掌庆贺,或喜极而泣,或伤心拥抱……无论成绩的好坏,他们永远是父母的骄傲,因为能站在这里已经证明了他们的实力。

各代表队相继返程,群里不断发出各省老师对本次活动主办方、承办方和我们山大志愿者的赞美和感谢。我们也该返校了,午后的阳光洒在路上,温暖而平静。大学生涯即将结束,等待我的是更具挑战科研生活和更加复杂的社会舞台,不忘初心,我须砥砺前行。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芳华流淌,无问西东。


【作者:2015级本科生 程增瑞 来自单位:泰山学堂 责编:马文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