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院本科生 周海彬

发布时间:2018/12/06 11:09:48   点击:  

12月6日 星期四 阴

昨天,因为机缘巧合,我看到QQ群里征集“老年人英语学习班”志愿者的消息,用“一见钟情”这个词形容我当时的心情再合适不过,这是一群怎样的老人呢?是什么给予了他们在花甲之年继续学习一门外语的动力?未知、好奇,这群和我人生轨迹毫无交集老人使我产生了巨大的兴趣、莫名的期待。我不假思索地报了名,而今天一天的经历,也让我感触颇深,真是不虚此行。

今天一大早,我全副武装,刚一出门便感受到了刺骨的寒风,但寒风不能磨灭我的志愿热情。为了节省时间,准时赶到目的地,我和其他志愿者决定骑自行车前往志愿服务地点——纬一路社区。经过30分钟的艰难骑行,当看到了比我们还早到的同学时,我的志愿服务的热情更加高涨,对今天的志愿服务充满期待。

在负责人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教室。看到老人们早已经拿出了笔记本,在等待志愿者老师的来临,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要开始讲课了,每个老人都正襟危坐,满心期待,充满了仪式感。授课的方式也比较特殊,学生和老师一对一入座。先听授课老师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志愿者老师们一一耐心答疑。随后的半小时内学习新的内容,基本学习的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名词,课堂上不时有提问和交流,气氛轻松愉悦,十分活泼。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教授英文歌曲的时候,老人们学得非常快。似乎他们每个人都极具音乐天赋,一沾到韵律就像鱼儿见了水一般,欢畅自如,连我们带教的老师都自愧不如。

在一千多年前的阿拉伯世界,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求知,哪怕远在中国”,体现了古代先贤对于知识的渴求和尊重;在古代中国,更是有“活到老,学到老”的求知精神。今天,在寒冷的冬日里,我们见到了一群拥有炽热的求知心灵的人。他们虽已年过花甲,但从不觉得为时已晚,课堂上的他们比起还在青年时期还在课堂上的我们丝毫不逊色。那课堂上专注的眼神,那笔记本上一笔一划满满的字眼,那一句句谦逊的“谢谢老师”,让我们深深感到了那对于知识的敬畏和渴望。

这是一次与众不同的志愿服务,除了付出,我收获更多的则是感动和启发。求知的路上永无止境,在知识的深海中畅游,需要的不是年龄,而是一颗永远年轻、勇攀高峰的心!


【作者:2015级本科生 周海彬 来自单位:临床医学院 责编:马文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