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1/10 20:49:12
点击:
今天家里传来一个噩耗——爷爷走了。我没有泪如雨下亦没有发朋友圈悼念,只是觉得心被缠绕着的忧伤与懊悔哽咽着。没有见到爷爷最后一面其实不是复杂心情的来源,与爷爷生前交谈甚少大概是我最大的遗憾吧。
与爷爷有关的记忆似乎都带着点模糊的距离感。
印象中爷爷是个比较倔强固执的人,与奶奶斗嘴、说话比较冲、瘦瘦小小的带着点花白胡子……爷爷对我们话很少,很多时候都是板着脸。由于害怕,所以我从小就对爷爷不是特别亲近,大概最亲近的一次还是在小学的时候摸过爷爷的胡子吧。那时候爷爷抱着我,也不记得是什么原因,我居然大胆地去摸了他的胡子,以致到现在只剩下扎手的触感。
爷爷在村里算得上是一个有点文化的人,由于党员的身份,他好像经常去村委会开会,然后每次趁他不在家,我都喜欢去翻动他抽屉里的东西,那里面经常是有关毛主席的书籍语录以及一些工具。每到春节时,很多人就会来找爷爷写福字和对联,每每这时我都会在旁边看着爷爷用毛笔在红纸上挥洒自如,那时爷爷的形象在我心中不禁高大起来。上了初中开始住校之后,与之有关的记忆似乎凝结了,只停留在每年的春节和偶尔的看望。
奶奶走后,爷爷似乎老得更快了,由于高血压等疾病,他开始大小便失禁,行动也不像以前那样灵活了。每次回去,一个小小的身影坐在门口出神地凝望着远处,我猜或许他在想念奶奶吧。走过去,跟爷爷说一声,我上学回来了,他应答了一句,然后开始流泪哽咽。我懂他的悲伤,然后只是默默地坐在他的身旁。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时刻也越来越少了,一年回家两次,看望的次数便渐渐被各种理由所耽搁。在我还没有真正地意识到陪伴他的时刻已屈指可数时,他便悄然离开了。
我们总是这样,“且行且珍惜”的道理听过无数遍,可是第二天的太阳升起时又把它丢进了昨日的云层里。每天被所谓的忙忙碌碌的杂事占据着:与亲人面对面的聊天,与友人的把酒言欢,与恋人的相依相偎……可是到头来发现事情永远解决不完,而有些人却没有叫醒装睡的你,独自默默地在人生这趟列车上下了车,说了再见。
我们总说这个时代的节奏太快,快得让人不敢有一点懈怠,于是只能通过各种各样的事情来充实生活。每天手机里狂轰乱炸的信息夺走了太多的珍贵时刻,沉迷于红点点的消除、欣喜于自家爱豆的更博、等待着视频的更新……我们沉溺于这些让人失去独立思考的乐土里,无法自拔。在别人的故事里感动了,可是自己的故事却差强人意,几重遗憾。当然这并不是每个人的常态,只是很多人在看着别人的生活却忘记了自己的世界。其实说的这些话,一边是在反省自己,一边又希望唤醒一样迷途的人,即使外面纷纷扰扰里面乱乱糟糟,也别忘了身边的人还需要你陪。
其实我不太喜欢煽情不太喜欢鸡汤,也不太喜欢总是回忆过去,毕竟车轮滚滚向前,重要的是往前看,但是有些东西注定是回忆才能唤醒的。爷爷走了,带走了模糊的距离感,拨响了埋在情感深处的弦,只是这代价太大,用尽了生命的厚重感来承担。此时,翻起那些老旧的照片,爷爷的音容笑貌在这模糊的回忆中居然分明起来,储存在我的旧时光里。
【作者:2016级本科生 巫玲 来自单位:管理学院 责编:蔡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