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1/23 08:48:42
点击:
这几天济南的天气异常好,没有温度零下的刺骨感,没有灰蒙世界的即视感,有的只是湛蓝的天空和柔和的阳光。很早就想去趟博物馆和美术馆,去享受历史和美学的熏陶。这次趁着在学校闲待的几天,同时为了不辜负如此美好的天气,和两个小伙伴踩着单车开启了探索之旅。
大概半个多小时,便到达了心心念念的博物馆。站在博物馆前,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向我袭来,似乎每个地方的博物馆都带着某种说不出来的仪式感,天圆地方、气势宏伟,让人觉得敬仰,再加上阳光与“山东博物馆”交相辉映、融为一体,以蓝天为背景,这种画面简直再美不过了。进入馆内,取完票,华丽高贵的馆顶又让人忍不住惊叹,绿宝石色的圆顶、精美的装饰、圆圆点点的灯光以及直通二楼的宽大楼梯,让我驻足停留,只想多看几眼。
来到二楼,参观了史前和夏商周展厅,里面陈列的瓷器、陶器还有玉器等做工非常细腻,虽然有的已经残缺,有的混合了其它杂质,但是时间的沉淀却让它们更加珍贵。每次参观博物馆时都要赞美先人一番,在他们那个技术落后、物质匮乏的时代却能制作出如此精美的物件,很是佩服先贤的智慧与创新。他们给我们后人留下了很多技术工艺的学习点以及宝贵的物质精神财富,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尽最大的努力保护这些出土的文物并继承弘扬这种工匠精神。
来到三楼,又是别样的风景。我们参观了非洲野生动物大迁徒展厅。这些动物虽然都是仿真的,但是比例、形态与真实的也相差无几。楼上有一个贝林小屋,原来此次展览的动物标本都是贝林向山东博物馆无偿捐赠的。展厅以大型实景的方式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非洲野生动物大迁徙这一生物界的壮丽场景。动态化的布景、逼真的展台……置身于其中也是一种完美的享受。每一个展台前也都有电子查询台,可以了解这些动物的有关资料。
参观完博物馆,我们又来到附近的美术馆,很是幸运,恰逢齐白石先生的画作进行展览,早就听说齐白石先生的虾画得尤其生动,于是便在这幅画前驻足端详良久才肯离去。齐白石先生画了一辈子的虾,一辈子都在研究怎么把虾画好。想要把黑白的水墨画画得出神,必须借助颜色的深浅来表现,齐白石的虾就是这样,虾头虾身皆用浓淡表现,虾群多而不乱,构图巧妙,层次分明,可谓是大家之作。看完水墨画我们又去欣赏了油画,一直以来都很喜欢油画,而这次可谓是让我饱眼福了。以一个门外汉的角度来看这些画,远看是整体的融合效果,近看是那或粗糙或细腻的笔触,一笔一画都是如此的深刻而饱满。我不敢妄加对比画技的高超,但却对有些画当中的意味琢磨不透,现实与抽象的融合,难度与深度相当。来到二楼,被一些五颜六色却又精美的画作吸引了,这些都是小学和初中孩子的作品,我和小伙伴都被他们的书画惊呆了,端端正正的楷体连我们都自愧不如,还有那些充满想象力又童真的画作,简直赞不绝口。
返回学校的一路我都在思考,无论是博物馆出土的文物还是美术馆精美的艺术,这些光彩的背后离不开每位创造者的辛勤汗水,天才是属于少数人的,更多的人是“台下十年功,台上三分钟”的付出和磨练。总之,向这些具有工匠精神的创作者致敬!
【作者:2016级本科生 巫玲 来自单位:管理学院 责编:王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