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2/01 09:18:16
点击:
今天下午与几位同学一起回到高中母校,去到了自己高中时候的班主任现在带的班级里,向学弟学妹们分享一些自己高中时期的学习经验,并向他们介绍山东大学。因为是学弟学妹们上课的最后一天,等我们宣讲结束他们也就终于可以进入假期了,所以看得出来他们都挺兴奋的,本来之前还担心大家会不太愿意听,不过事实证明我之前的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学弟学妹们都很热情,都在很认真地听台上的我们讲话,初上讲台时候的那种紧张感,也在讲话和玩笑间逐渐消失了。
站在台上,听着学弟学妹们冒出来的问题,以及偶尔因为我们说的关于老师们的梗而会心地大笑,我的心情很奇妙。虽然已经毕业一段时间了,甚至与现在这一届的准高考生们可能还有点代沟,但是我慢慢发现,在这样的当口好像我们关心的、焦虑的、甚至难受的事情都是一样的。而我们那些亲切的老师们,他们好像也没有变,政治老师还是会看着每周新闻里的感人桥段偷偷坐在最后一排抹眼泪,英语老师还是会气冲冲地拿着一个掉了头的网球拍,使劲敲在讲桌上,恨铁不成钢。也许就是因为这样奇妙的感觉,或者说是强烈的感同身受吧,我说了些并不在自己之前准备的讲义范围内的话,讲起自己的高中生活,讲起那两天状况百出的高考。后来结束宣讲后,跟同行的朋友们交流时我才知道,原来我们每个人在当时都有那样奇妙的情绪,并且夹带私货地说了很多其他东西。
宣讲结束的时候,我们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还送给学弟学妹们一些自己学校的明信片、纪念品什么的。出了校门,我们才发现天已经黑了,路灯下是一辆辆停在校门口的车,家长们尤其是男性家长们都站在车外面,一边哆哆嗦嗦地聊着天一边盯着校门口一拨一拨往外走的学生,生怕错过了自家的孩子。忽然有点惆怅,时光一去不复返,当年自己分外嫌弃的蓝白校服现在再也不会穿在自己身上了,当年不愿加入家长们的唠嗑,只会在车里面呼呼大睡的爸爸,也不用再起早贪黑地送我上下学了。
“真是跟我们当年一样啊。”同行的朋友感慨着,“可不是吗,连那位站在门口卖地瓜的老奶奶都没有变样子。”另一位朋友应和着。
“走吧,去尝尝地瓜是不是跟以前一样甜——奶奶,给我一块焦得流油的那种!”
【作者:2016级本科生 杜睿琪 来自单位:政管学院 责编:国千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