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2/05 08:51:55
点击:
俗话说,来北京三大样:故宫、长城和烤鸭。这不,我这就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直奔梦寐以求的故宫。紫禁城再也不是皇帝的府邸,但是安检仍然严格。我的书包被翻了个遍,里面的书面文件也被翻开。就在箱子快要被打开时,警察叔叔看着我一脸的生无可恋,这才饶过了我。尽管拖着沉重的行李箱,我仍然在故宫里飞奔:紫禁城三点半就开始清场,为了看完梦寐以求的宫殿,我也是拼了!
一进门,我就被故宫里的浓浓年味吸引了。入口处几个大字“我在紫禁城过大年”是如此亲民,上面画着的可爱的小女孩似乎就是中国梦图像上的梦娃,向游客们招着小手。宫殿前还树立着硕大的花灯,鎏金柱上挂着迎风飘舞的缎带,上书灯谜若干。原来,这是清朝以来宫中节日习俗,只不过现在这些灯谜不再是皇室贵族的消遣,而是平民百姓的春节风物。故宫中还有专门的中华老字号展区,纯花瓣制作的胭脂、香膏;慈禧太后钟爱的卷饼;传统香囊、香包等手工艺品;玉器、木雕、微雕等美轮美奂的艺术品,虽然摆在流动摊上,却由于质量上乘、古色古香备受青睐。故宫的文物商店也人满为患,我只得透过朱红窗棂向里张望,橱窗里精致的古风镜子、扇子、吊坠、簪子仿佛用工笔画就,花鸟虫鱼蕴含着浓厚的国画功底和创意气息,精湛的工艺让我心动不已,却苦于时间和人流限制不得而入,只得怅然离去。
故宫的石砖历尽沧桑,已不再平整光洁;大殿石阶、石雕上的龙凤雕刻也被磨去了棱角,只有宫殿上御笔大字还尽显雍容华贵、皇家气派;龙椅的金色不再夺目,帝后的洞房帷幔也略显暗红;御花园的古树盘根错节,树皮已光滑得闪闪发光,不留一根木刺,好似磨得铮亮的铜器;镀金水缸被列强的刺刀刮得伤痕累累,控诉着侵略者的贪婪和残暴,每一道刀痕似乎都是一道伤疤,让我们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
从故宫的中轴线一路走来,每一座宫殿都是金顶、琉璃瓦,殿前矗立着麒麟日晷仙鹤石狮等气派的雕刻,不免有些千篇一律;反而那不起眼的军机处吸引了我的目光:这里谱写了中国内阁新篇章,从外面看竟然只是一个小仓库一样的建筑,与旁边的大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甚至显得有些滑稽。
夕阳西下,故宫游人陆续退出。我不禁想象明清封建王朝时期,朱红城墙里皇帝的孑然、百官的勾斗。登上景山,在血红的夕阳下用目光致敬这一片肃穆的紫禁城:多么完美的对称,多么森然的威严,多么彻骨的孤独!
【作者:2016级本科生 赵皓若 来自单位:外国语学院 责编:张以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