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学院本科生 吴浩

发布时间:2019/02/14 10:16:57   点击:  

2月14日 星期四 大雪

今天,我惊奇地发现了生活中被我们忽视却又有着深刻内涵的事物-窗,窗作为一种氛围的阻隔,它究竟象征了什么?

假设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房间,房间由窗户相连,打开窗户就能看见对面人的生活,随之而来的就是高低优劣的比较。

对此,萨特说:“他人即地狱”——他人的存在是自己存在的参照,这种参照使人备受折磨。所以,他认为连通外界的窗户不应打开。

按此逻辑,倘无基于他者的参照,人就不必时时拷问自己。然而,它经不起推敲。

一方面,由于参照系的多元性,即使关上窗户,也许无法同他人比较,但仍可以与自己的过去比较,进行理想与现实的比较,根本摆脱不了那种折磨。另一方面,同他人比较的结果并不一定他优我劣,当折磨的客体一旦模糊,折磨也就不算折磨了。

因此,我们不妨打开与外界相连的那一扇窗,通过对比,发现差距,成就大美。

打开窗户寻找差距,痛苦必然,但更为了了解当下的我们自己。旧时中国的闭关锁国,何尝不是紧掩门窗,失去了与国外先进技术的联系,落后于时代的潮流。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人们通过与外界的对比,了解自身时代的弊病,才有了当代中国的辉煌。

倘若仅因为其痛苦而闭门关窗,蜷缩于曾不盈尺的斗室,便会若无辑之舟,济江海而遭大风,漂没于百仞之渊,东流于无崖之川,渐渐脱离社会,失去前行的方向。

找到窗内窗外的差距,并非只体现缺陷,这种反差更是未来可期强大的理由。幼时的维克多雨果十分崇拜夏多布里昂,曾用他一生的发誓“要么成为夏多布里昂,要么一无所成。”正是他把握这类差距,才让雨果更加努力,最终成就自己,同样也屹立于文学之巅。

相比之下,坚持远离他人,脱离社会的萨特,毅然关掉屋内的窗户,过于相信自己的思想和力量,远离阿隆所发扬的朴素与常识,最终跌入“真理在手”及“思想大师”的地狱。

“和氏之壁韫于荆石”,有了荆石的对比,玉才显得美的珍贵。

我看着书房里面朝崭新世界的窗,作为新时代山大学子,我们同样应该打开窗户与他人对比,在差距之间寻找至美。

合上窗,自成世界;打开窗,万物交融。


【作者:2018级本科生 吴浩 来自单位:电气工程学院 责编:张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