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W工作坊教学技能参加教师 张柏寒

发布时间:2019/02/25 08:42:38     

2月26日 星期二 晴

古罗马诗人贺拉斯说“寓教于乐”,论语中谈“因材施教”,《淮南子》亦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古至今,教学方法都是教师关注的重点。从师徒传授式的一对一或私塾式的小课堂,到近代大学堂式的公众教育,受教群众的数量、类型、层次都在变化,教师的角色也不断转变;大数据时代,站在“零零后”学生背后的教师们,亟需转变观念、开拓视野,探索更为适合新时期学生的学习方法,尝试从主动转为互动,将“教学相长”作为常态,把“三全育人”内化于心,立足“立德树人”、“以学生为本”,实现“教学思政”并打造“山大金课”,才能在新时代的讲台上站稳脚跟。

2019年新学期前夕,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组织下,含我在内的10名心理健康课程专兼职教师参与到了山东大学“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中心”举办的ISW(教学技巧讲座)工作坊培训课程中,我想这也是辅导员专业化的重要一步。ISW由加拿大UBC大学发起,自2014年引入中国以来,山东大学在该工作坊的实践与运用中是走在全国前列的;ISW以其独特的培训模式和广泛适用于不同经验教学者的特点而广受欢迎。

为其三天(2019年2月22至24日)的ISW课程可谓是紧张、充实且富有意趣的,全程封闭、严明纪律,团体互动和演练反馈是这三天的核心内容。在引导员的指导下,我们制定了严格的时间表和团体规则,包含指导员在内的12名成员认真准备、全身心投入,以学习BOPPPS教学模式和3H教学法为主导。除了大课的知识理论学习外,其余时间12人被分为两组,每天每个成员都通过40分钟的迷你课堂演练来展现和提升教学方法,之后再由引导员带领其他成员对其本次的课堂情况进行反馈;这个过程就像是给鱼缸换水,在不断抽掉无用脏水的同时注入新鲜的水源,更旧注新的过程既不丢失本源、又能融入新的生机,能让鱼儿更加自由快活。

最为有益的是,三天的迷你课程对每个人而言都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以看到自身提升的轨迹。通过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技巧,听取反馈再改进,工作坊推动大家每天变换自己的教学设计与授课方式,尽可能地尝试新的方法技巧,以达到颠覆式的教学变革。

最为可贵的是,除了学习知识外,我们这个团体还收获了同舟共济、同甘共苦的“革命友谊”。每个人都坦诚相待、热情付出,团体游戏和比赛增强了我们的亲密感和信任感。正如培训所要求的,我们是一个团体缺一不可,团体协作共同前进,而教师队伍也本就是个整体,每个个体之间相互扶持、相互信任、相互补充,才能达到最大的整合。

最为印象深刻的是,在三天每个人的反馈阶段,引导员和其他学员们都会手工制作或绘制不同的反馈表和小礼物来制造一个个小惊喜,它们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都是大家根据每个人的课程特点特意制作,这种方式给人如沐春风般地温暖,让每个人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反思自我、习他人之长。

三天下来每位成员都获益匪浅,大家都认为本次ISW工作坊使我们的心理健康课教学设计方案更加清晰和明确了,课程的逻辑性和目标性更为突出了,与学生互动交流的方法技巧也愈加丰富了。特别是前测和后测(BOPPPS教学模式中的两步骤)的融入让我们能够更加了解学生对心理课的需求,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要求;3H(知识、动手、情感)教学目标中的情感要求则十分有温度地为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和“课程思政”提供了很好的切入点,以情带学也不失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又一助手。我想,思考教育的特点和“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应是一种常态工作,根据课程目标、内容的不同,要寻求不同的、更为适合的教学方法,才能以最大程度让学生获益。


【作者:辅导员 张柏寒 来自单位:机械学院 责编:张鸿儒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