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3/09 21:05:29
点击:
今天在趵突泉校区综合楼阳光大厅召开了常任代表会议第二次全体(扩大)会议暨“知行”学生代表学科体验活动,作为护理学院的常任代表,我有幸与其他来自二十九个学院的代表和校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参与了这场会议。
本次会议让我收获最大的便是学科体验活动——参观齐鲁医学馆。这座馆是新建成的,之前我也走马观花得看过,而今天这是我第一次跟着讲解员系统地参观。这座史馆分为三个分馆,分别讲述了齐鲁医学不同阶段的历史。
从1864狄考文夫妇在登州办起“蒙养学堂”,孕育了齐鲁医学的奠基力量,至1917地址济南,齐鲁医学正式诞生,后来山东省立医学院与华东白求恩医学院的加入,让齐鲁医学更加壮大。时至今日,齐鲁医学历经百年的跨越,几经地域变迁,任他世事变换,学堂里依旧有倾囊相授的大师,亦有奋发图强的学子,凭借着几代前辈在风雨飘摇中的坚守和传承,历经坎坷,稳步至今。
刚入校就听学长学姐说,趵突泉校区是老校区,校区内有很多都是文物,具体哪些是文物,学长学姐也说不太清楚,从那时起西校在我眼中就像是蒙着面纱的女子,而今天,我揭开了这层面纱。
曾经我眼中西校的教学楼只是从一号一直排到九号,不知道教学三楼曾为了纪念登州文会馆创始者狄考文而命名为考文楼,不知道教学五号楼曾为了纪念第三任校长伯尔根而命名为伯根楼,不知道教学三楼和教学五楼因为建筑风格和结构十分相似而被称为“双子楼”,不知道现今的教学七号楼所在之处曾经是藏书十万余册的奥古斯丁图书馆,也不知道现在的综合科研楼是模仿了原先被称为“中国建筑复兴样式”的代表作——齐鲁办公大楼。
馆内的一幅图让我印象深刻,是曾经齐鲁医院和齐鲁医学部的鸟瞰图。原先的齐鲁医院和齐鲁医学部之间不是由文化西路隔开的,是由一堵墙隔开的,墙里是医院,墙外是医学院,于是有了这样一种说法,只有在墙外掌握了治病救人的基本技能,才能够到墙里去发光发热。我深以为然,我现在就是想进到墙里的墙外人,每日的理论课、见习课、实习课,都搭建着我进墙里的阶梯,自当认真努力。
齐鲁医学的故事很长很长,今天,我不过用短短的一个小时,用快进式的方式纵览了这用岁月熬出的辉煌,我也相信,它将来的故事会更长更长。
【作者:16级本科生 杨雅洁 来自单位:护理学院 责编:蔡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