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3/10 08:43:35
点击:
走!走到楼下去!
清晨的光,照不透窗帘,整个寝室还沉浸在一片安恬的醇黑中,闹铃温和谦逊地一遍遍呼唤我。终于我醒来,懵懵懂懂地穿好衣服,吃过早饭,就朝我很少造访的体育场走去。
这是周六的早晨,是个本该选择与床相伴的早晨,然而学院的跳绳比赛把自己从床上呼唤起来。阳光在微微发凉的空气里晕染开来,静谧的松枝、石台、路人的剪影、穿着运动衫打篮球的大叔,沐浴在无涯的光里。风吹过的时候,有清新的味道撞入身体,早春的呼吸声就这样被听清。
我忽然觉得,不睡懒觉,其实也不错。
学长学姐带来跳绳,我挑了一条明黄色的。我报名了双人跳,和室友姑娘在松树底下提前练习起来。
回想起来,跳绳频率最高的时期可能是我的小学时期了。每周要上两节体育课,在尘土飞扬的操场上跳到大汗淋漓。单摇、双摇、编花、错脚跳、双人跳、正跳反跳,对于十岁的身体都可谓是手到擒来。我拎起跳绳笨笨地怯怯地摇动两下,我在想,如果九岁的我看到十九岁的我的运动机能之弱,一定会背过身去偷偷嘲笑我。
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很多时候还是连点成线的一个简单多边形,医学生格外深厚的课本,难以摆脱依赖的电子设备,和温软美好的床。我们沉浸游走于其中,却很少愿意拿出一块时间走在操场上、旷野里,暴露在阳光下,暴露在新鲜的空气里。学习的时候是专心致志地稳坐,而休闲便是刷剧、聚餐和游戏,运动场所看起来和我们缘分很浅。
摇动起跳绳的那一刻便上了瘾,好像拾捡回了从前被遗忘被抛弃的一份宝贵的快乐。比赛结果已经不那么重要,更多是重在参与。不过也确实如此,重在参与,这场比赛的本质意义不在于计时结束那一刻报出所跳数目的多少,而在于你摇动手柄那一刻心里的自由。
这次比赛让我意识到生活中还有很多我未曾体会的由运动带来的快乐与鲜活,而这也是响应青马计划里着重提出的当代大学生要“走下网络,走出寝室”的号召。我们要撤离电子战场,回到最本质的最自然的清风与阳光中去。
【作者:2018级本科生 张雨晴 来自单位:护理学院 责编:吴梦雪 李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