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护士 杨雅洁

发布时间:2019/03/25 09:15:38   点击:  

3月25日 星期一 晴

穿上护士服,戴上燕尾帽,扣上束发卡,对着镜子里的自己微微一笑,今天我还是个可爱的见习小护士。

在传统观念中,白衣天使最主要的工作可能就是遵医嘱打针、输液,这已经被当做是护理工作者的一个标签,但却不是唯一的标签。护理专业发展至今,越来越专业化,越来越科室特色化,也越来越有技术含量,比如说造口护理,再比如说今天我有幸参观的PICC。

PICC是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缩写,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技术,是一种是利用导管从外周手臂的静脉进行穿刺,将导管沿着周围静脉直接送达靠近心脏的大静脉,在血液科通常是用来滴注有刺激性的化疗药物。

置管的整个过程大概有30-40分钟吧。老师打开无菌包,一步步把操作需要的用具取出,放置在无菌面上。在准备期间我就在心里暗暗感慨老师的无菌意识。用物准备就进行了很久,拆了有近十个无菌包,是我见过用物最多的操作了。因为穿刺部位在上臂内侧,因此患者的手及下臂是被无菌套套住的,在此基础上还铺了洞巾,仅暴露操作视野。消毒时先是酒精棉球,后是碘伏棉球,接下来就借用B超寻找贵要静脉,在B超的引导下进行穿刺。我紧张地看着B超的屏幕,连大气都不敢出,不知不觉出了一身汗。静脉管腔上壁在针头的压迫下变形,终于抵抗不住被穿破,我也跟着舒了一口气。老师紧接着将导丝顺着针口插入血管,感觉到很通畅后,拔下了针头。在我以为快结束的时候,老师给患者上臂注射了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然后拿出了一枚小刀,在导丝穿入皮肤的部位划开一个口子,顺着导丝插入扩张器,然后才把真正的蓝色导管经扩张器插入。插的过程中,老师嘱咐患者头尽力偏向左侧,以防导管误入颈部的静脉,最后拔出导管内的导丝,注入液体,询问患者耳边有没有流水声,并用B超确定导管没有误入颈部。最后安装上注射口,固定外端导管,粘好透明敷贴,在一张胶布上记录下置管时间并加固导管,最后嘱咐患者下周再来换药。这一系列动作娴熟流畅,联想到我自己在实验室里经常把步骤记得颠三倒四,不由得感慨,任重而道远啊。

回学校的路上夕阳很美,照着我同样美丽的心情。能够近距离看到PICC置管我已经在心底偷笑好几次了,今天的自己是站在了一个新的高度,站在时代的前沿了解了自己的专业,十分骄傲,也感受到了自己将来的路,还有很长,需要一步步坚实地向前。


【作者:2016级本科生 杨雅洁 来自单位:护理学院 责编:魏欣燕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