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名师大讲堂”讲座参与者 韩学亮

发布时间:2019/03/29 08:27:21   点击:  

3月29日 星期五 晴

3月29日下午,“思政名师大讲堂”专家讲座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本次讲座特别邀请到包括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丁俊萍教授、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先春教授、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久高教授、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冉教授在内的诸多知名学者,展开一场盛况空前、难得一见的学术盛宴。我认真聆听了专家们的精彩报告,感觉收获满满,备受鼓舞。

我提前到了一个小时,但报告厅已经有很多早来的同学了。大家都很期待这些思政课名师会带来怎样的精彩报告。下午14:00,讲座开始,402报告厅座无虚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刘先春教授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的重要讲话精神全景式的概述与深层次的解读。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次会议是第一次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题召开的中共中央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内涵丰富。刘先春教授幽默的性格和从教30年的一线工作经验,让我们在轻松的气氛中受益匪浅。他深层次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办好思政课的重大意义,深入阐释了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作用。他认为,座谈会可以视为新时代党推动教育现代化的一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直接面对的是关于民族未来的根本性问题,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刘先春教授也以思政课教师授课真实案例中出现的伤害思政课声誉的种种问题引发大家的反思。刘先春教授告诫我们,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仅仅做到成为一名合格的授课教师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教师的“八个相统一”原则和“六要”新要求,成为一名优秀的、受学生尊重和喜爱的优秀思政课教师。他说,讲好思政课建立在对理论深刻的理解上,要把思政课讲到学生心坎里。他鼓励我们以真信仰讲信仰、理直气壮讲好新时代思政课,但同时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思政课教师,只靠情怀还不够,事业心必须要强,要有坚韧的学习劲头,理论联系实践,用一生的时间去热爱、去努力。

很荣幸,我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份子,有机会近距离接触这么多优秀的思政课教师,向他们学习。老师们秉承山东大学“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办学宗旨,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铸魂育人。思政课教师是一个伟大而光荣的职业,实践需要,时代需要,在特殊的时间节点,总能站在历史洪流中指向定位,使我们汲取继续前行的力量。砥砺奋进正当时,我很荣幸处在新时代伟大征程中,处在山东大学实现“由大到强”历史性转变的进程中。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我会为未来成为一名信党、信马、可信、可敬的思政课教师而努力。


【作者:2018级硕士研究生 韩学亮 来自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编:王浩铭 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