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4/08 09:31:46
点击:
未知死,焉知生?害怕死亡,不谈论死亡,并不能避免我们的死亡。而对死亡问题的逃避却会造成对死亡的无知和对人生缺乏规划,生活变得一团糟。
2019年4月7日星期日,我参加了“死亡文化教育”——莲花山殡仪馆活动,一行感悟颇多,在此希望跟同学们分享。首先,我们在莲花山殡仪馆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走上莲花山殡仪馆特有的雕塑群——“生命之路”。生命之路由400层阶梯和13座雕塑构成,包括“诞生”“足迹”“乌鸦反哺”……等雕塑,其中的“诞生”寓意人一生的起点,母亲的伟大,婴儿出生时的艰辛和蓬勃向上的精神。
接着我们到了火化车间观看死者从运输到火化的过程,在模拟死者被缓缓送进机器焚化的时候,我的心里一股悲意冲了上来,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焚化过程,心灵很震撼,想到了几十年后的祖父母、父母甚至是自己。
最后我们来到告别厅参加模拟追思会,虽然过程是模拟的,但是我们都进入了沉重的气氛中。追思会通过亲属的追悼、遗物、逝者的视频录像和亲朋好友的祝福等来给逝者的一生画上完美的句号。追思会末,老师问了我们两个问题:为什么来参加本次活动?有什么样的感受?对于我来说,我参加初始意图是我没来过殡仪馆,想来体验新的东西,而且作为医学生死亡文化是我们必须去正式的。至于感受,最多的就是心灵的震撼,特别是在殡仪馆这么一个介于生者与死者的特殊地方,让我更加正视死亡了。
之后,老师也谈了谈自己的想法。
“一、有几个问题大家考虑考虑,人死亡的时候一定要哭吗?死亡一定是坏事吗?死亡很恐惧吗?为什么大多数人对死亡有恐惧感?生和死都是人生必经阶段,我们应该把它看成是一生中的自然的事情,应该正视它。
二、大家都认为死亡是别人的事情,但死亡都是每个人会经历的,是自己的事情。因此我们每一天都要过得有意义,不要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和俗物而消磨自己的时间。
三、从细胞角度来讲,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我已经有很多不同,这也是一个生老病死过程,从这个角度来说死亡也是很正常的,我们应该正视死亡。”
作为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专业的学生,我们应该遵循“敦学砺行,广智求真”的院训,深入了解死亡文化教育,向大众传播普及正视死亡的思想,这也是我们作为医学生的责任和义务。
【作者:2016级本科生 吴国境 来自单位:基础医学院 责编:燕隆姿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