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座参与者 武铄芯

发布时间:2019/04/13 09:03:51   点击:  

4月13日 星期六 晴

《道德经》在我看来一直都是一部玄之又玄和难以捉摸的作品,近期听闻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院长——有“桑神”之称的桑本谦教授要来为我们作一场关于写作表达须知的讲座,题为“从《道德经》的表达困境说起”,这顿时激起了我很大的兴趣,早早便来到了讲座的现场想聆听桑老师的指教。

讲座伊始,桑老师便与我们分享了一个有趣的知识——中庸之道其实最早是由老子而不是孔子提出的,即大成若缺,意思是从来没有绝对的完美,不是不想追求完美,而是完美所需成本过高,所以无需刻意追求完美。听完这一席话后顿时感觉自己受益颇深,这也不禁调动起了我的往下听的兴趣。桑老师在为我们介绍了老子的一些基本思想和写作表达后,将老子、苏洵、斯密和哈耶克作了对比,初步引出了《道德经》的表达困境,同样的思想由老子和斯密表达便呈现出了不同的风格,老子的表达更晦涩,而斯密的表达非常通俗易懂,这便是因为老子的文章本来便主要不是用来交流的,本意并不是让所有人都能读懂他的著作,而只是让金字塔顶端的部分人理解。我顿时间会心一笑。原来自己感觉读不懂《道德经》,一方面是我才疏学浅的原因,但另一方面是老子的表达本身便存在着这样的表达困境,使《道德经》读起来较为晦涩。以此为契机,桑老师向我们抛出了自己讲座的下一个问题——写作表达须知。即我们常说的写作是文字来表达思考,但表达也会约束思考。通过桑老师条理清晰的讲解,我学习到了很多论文写作的注意事项,颇有启发,比如一篇文章一定要给大家提供惊奇和会心一笑,写文章一定要为自己留有余地,和文章要学会为立险和释险等等衷心的告诫,为我以后写论文提供了很大的启发。


【作者:2016级本科生 武铄芯 来自单位:政管学院 责编:苏月鹏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