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游览者 赵皓若

发布时间:2019/04/14 08:56:12   点击:  

4月14日 星期日 晴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每每读到这些佳句,我总会对泰山产生无限的渴望。而今天,我的梦想终于成真。

约上四个英语班同学,我们在昨晚十一点正式开始向泰山进发。深夜的山脚下,妖风肆虐,我们一行人瑟瑟发抖。这一切,再加上夹道阴森的松树林,嗖嗖的风声,更增加了诡谲的气氛,给旅程增添了凄惶与无助。

幸好我们五个女生路上相互加油赶劲,来自河南洛阳的同学给我们介绍家乡牡丹节上稀有的黑牡丹,以及北邙山上气派的帝王陵墓,还有开封府的包拯园、清明上河园……来自青海的同学讲起美丽的青海湖油菜花、鸟湖……时间竟然这样匆匆在欢声笑语中逝去。

虽然我们的节奏不紧不慢,但我们却逐渐超越了周围的旅客,用我们的快乐温暖了凉夜,划破了黑暗。不过这样的交谈也越来越少了。靠近山顶,台阶变得又长又陡,我们所有人都像负重的骆驼,低着头,弓着背,头顶冒着白烟,嘴里喷着热气,沿着台阶艰难跋涉。虽然不能用话语相互鼓舞,却一路有西语、英语、中文歌曲,或抒情,或激昂,打破寂静,引导我们的步伐。

登上南天门,却只有黎明五点。渴睡的双眼就要闭上,灿烂的朝霞却还没揭开面纱。尽管穿上了又厚又重的绿色军大衣,严寒仍然刺骨。我们不得不和其他早来的游客一样,蜷缩在庙堂门廊外。有的侧卧,有的抱膝,有的拥抱,活像春运期间火车站里的返乡民工潮。接近六点,我们纷纷起身,向日观峰前进,去寻一个看日出的佳地。于是一群“军大衣”在路上蹒跚而行,一方面要提防脚下光溜的石阶,另一方面还要努力摆脱睡眠的诱惑。我们就像一群刚刚上岸的企鹅,迈着滑稽的步子,排队走向我们的梦——泰山日出。

在偌大一片观景台上,有人伫立在岩石上,伸长了脖颈;有人依靠在看台边,踮起了脚尖。经过四十分钟的等待,有人突然吆喝了一声。于是所有人兴奋起来:光秃秃的树枝间,血红的朝阳探出一道优美的弧形金边,宛如新娘盖头刚被撩起时那微挑的绣眉。再接着,一轮喷薄的红日跃然而出,仿佛急切地要投入朝霞。一架喷气飞机恰好从上方划过,如同流星投向太阳。当朝阳崭露头角时,他的伟力也闪耀开来。血红变为鲜红,继而又成为橙色,无私大胆地展现光与热。

这激动人心的日出过去,我们随着人流下山,却在下山途中观赏到绝美云海、隽永石刻。下山的过程与其说是重复路程,不如说是探索昨天未知的夜景。

本次泰山之旅,累,却值得。


【作者:2016级本科生 赵皓若 来自单位:外语学院 责编:燕隆姿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