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比赛参加者 赵皓若

发布时间:2019/04/24 08:41:37   点击:  

4月24日 星期三 阴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柳絮飘飞的四月,我决心和诗词来一场邂逅。看到山大演讲协会的“焕新杯”朗诵比赛信息,我抱着挑战自己的心态报了名。宋词中,我最爱豪放脱俗的苏轼词。从初中开始,《江城子密州出猎》里暮年围猎的不羁与狂放就深深吸引着我,那驰骋原野、追忆豪杰、心系国家的种种情怀,都让我为之倾倒。而嵇康的绝响《广陵散》,其中深远的意境、空灵的古音让我心旷神怡,立刻将它选中作为了我朗诵的背景音乐。

真正的难题,是用怎样的语调、语气、节奏、手势将作品朗诵出来,而不是简单地背诵。毫无经验的我在网上一遍遍看着朗诵视频,跟读他们的语调,有时闭上眼用心聆听其中的意境。可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等到我自己播出广陵散,开始朗诵时,深深的绝望感像旋涡一般将我吸入低谷:我明显感觉到自己的不足,不管怎样提升语调,听起来都像平时说话一样平淡。后来我索性将手机放下,将心情放平,想象自己面对的正是苏轼词中千军万马的壮丽沙场。逐渐地,我有了自己的手势话表达方式。我慢慢悟到,朗诵是思想的碰撞,心灵的对话,其中的表现力来源于朗诵者对作品的深入理解与恰当拿捏,而不只是表面文章。

走上讲台的那一刻,我的手仍然在抖动,声音也在不自主地颤抖。一瞬间我的大脑一片空白。台下的评委席上,学姐投向我的鼓励的眼光和温和的微笑让我如浴春风。那种孤独感、尴尬感很快消散,我从容地向评委们鞠躬,重拾了自信,然后才开始朗诵,将平时的表现发挥出来。那一刻,我就像邓亚萍说的那样“台上只有我一人”。我忘记了他人的目光,专注于朗诵,同时将手势做到位。比赛结束时,我知道自己与其他选手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我可以问心无愧地说,我战胜了自己的恐惧,打赢了心理战役。

晚上,我按捺住忐忑不安的心情,终于点开比赛结果——不出我所料,我没有进入复赛。但是复赛名单下面发布的,还有五位评委的打分情况。五张表格上,清清楚楚地列着选手序号、分数、以及评分标准。最让我感动的,是表格字里行间,评委写下的建议,我的那一栏上写着:朗诵节奏不对。其他选手的问题还包括学生腔、感情渲染不够等等。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怕的不是被拒绝,而是因为不知道原因,对自己的怀疑。评委们对每一个选手的细致评价,这番苦心让我深深敬佩。虽然第一次失败,我有信心在下一次吸取教训,提高朗诵水平,评委们的建议,我会一直牢记在心。


【作者:2016级本科生 赵皓若 来自单位:外语学院 责编:王学娟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