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城游玩者 赵皓若

发布时间:2019/05/03 08:26:47   点击:  

5月3日 星期五 晴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辽宁的朋友来济南,我的喜悦之情难以言表。尽管得了感冒,我还是一下课就坐上车,迫不及待地向芙蓉街赶去。美食的力量是无穷的,一条狭窄的小街,游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两旁食物的香气飘飘而来,让人心旷神怡。但我们对路边的风情小店更情有独钟。银器店里匠人工作发出的郎当声,明信片店里鲜红的邮筒,猫咪咖啡馆里慵懒的橘色夕阳,手工店里彩绘的陶碗,结实多彩的帆布包,充满民族风情的钱包……都让我们流连忘返。躲开熙熙攘攘的人群、吵吵嚷嚷的叫卖,在芙蓉街的小店里,我们静静地品味泉城的风情。

从芙蓉街到宽厚里,只有一个街区的距离,但是这段距离我们却走了半小时。我们绕开了大道,从曲折的小胡同里慢悠悠地寻路。刚进胡同时,只觉道路狭窄极了,旧自行车排列道旁,真有一种桃花源“初极狭,才通人”的意境。进入胡同,便见两旁民居都白墙黛瓦,青石板路虽然古老破旧,被岁月抹去了棱角,但却仍然平整。两旁小小的沟渠里长满青荇,但是水仍然清澈。两边民居看上去虽极普通,门口却都挂着传统民居的牌匾,有的还是保护文物。转过好几个路口,大名鼎鼎的燕喜堂出现在眼前。所有装修都那么朴实,黑色的老招牌上,金字已经有些斑驳,以至于与其他民居融为一体。要不是两个鲜红的大灯笼悬挂在门口,我们险些与它擦肩而过。跨过燕喜堂门槛,只见四道鲁菜名字挂在墙上,没有图片,没有打光。寂静的庭院里一个妇人坐在井口旁,用搓衣板不慌不忙地搓洗衣服。看到我们进来,竟然自顾自继续那反反复复的动作,仿佛与周围的景致融为一体,那一刻连时间都静止了,这一切像是变成了一张黑白照片。我们像参观博物馆一样屏住了呼吸,为老字号的朴素动容。走到胡同尽头,通向芙蓉街的路已经被民居紧掩的大门堵住。旁边一个老爷爷悠然地在小渠边洗瓶子,看到我们问路,向我们笑了笑,细心地指了方向,那笑容纯粹安然,与阳光融成了一体。

整个下午,我们没有挤在网上的著名店铺里,没有去游记里人气景点打卡,就在泉城安静的文化气息中叙说重逢的喜悦。这样,真好。


【作者:2016级本科生 赵皓若 来自单位:外国语学院 责编:李孟楚 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