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7/18 09:54:45
点击:
今天是“寻梦甘佃,愿为微光”夏令营正式上课的第四天。甘佃小学对面怀渝线上普觉站的第一声鸣笛响起,唤醒了熟睡的支教队员,这就意味着寻梦甘佃支教队忙碌而充实的一天正式开始了。Z7212列车的鸣笛声清脆悦耳,将其持之以恒、服务他人的精神与意志传递给支教队,让支教队员们每天保持热忱与耐心去点缀孩子们的梦,于粗风暴雨中守护含苞待放的花儿。
到现在,这块三亩校园已经负载着17名支教队员和220个孩子的梦想,已无法容纳更多人、承担更多的负荷,仍然有家长试图把自己管不住的孩子强行塞给我们。在这里,土壤肥沃、物种多样,但知识,却是极度贫瘠。每一次与家长的交流都能刷新自己对农村教育的认知,陷入深思;每一次课堂上与孩子们的对话,都会让自己对农村孩子的成长问题多一份担忧。
在昨天晚上的支教队例会上,我提议让各个课程组分享一下这三天大家都讲了哪些内容。到特色课程组分享时,支教老师们反映,管纪律就用了大部分时间,内容基本没怎么进行。作为队长,这两天班主任和班级助理管理班级的难度和力度我都看在眼里,这些调皮的农村孩子迟到、旷课、打架……强行把山东大学和蔼可亲的大哥哥大姐姐们逼成了严厉的班主任和班级助理。对于这群平均年龄仅19岁的城里学子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但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耐心和恒心,都展现着山大学子应有的素质和应变能力。
寻梦甘佃,“寻梦”是为了“筑梦”。“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做孩子们坎坷攀登之路上的一块垫脚石,帮助他们实现梦想、走出大山,就是寻梦甘佃支教队全体队员共同的梦想。或许实际情况与大家所预想的情景相差太多,但“心之所向,素履以往;陪伴成长,愿为微光”是我们共同的理念和口号,我们要将它融入到与孩子们短暂的相处中。例会上我一再提醒大家:我们的主线是育人,而不是骂人。这是支教,也是自教,要求大家必须身在局中,但又必须理性地从客观的角度遍观全局,这样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认真做好教学工作。
生活条件艰苦,教学环境落后,这是大家对农村条件惯用的描述;但这些,仅仅是我们所面临的挑战中最基础的部分。形式复杂,环境恶劣,这并不能成为团队降低目标和自我要求的借口。正如汪国真先生所写,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我们的团队会努力利用知识力量去丰富夏令营的活动内容,对活动形式做进一步的创新,力求在保证双方安全的前提下为孩子们带去改变与新事物,从而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作者:2017级本科生 程仁乾 来自单位:电气学院 责编:张名轩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