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7/28 10:22:51
点击:
今天我参与了医学院朋友组织的暑期志愿服务。上午七八点钟,我们就到达了济宁市同仁眼科医院,十几个人的队伍分成了两组,一组对就诊患者进行初级分诊和导医,另一组辅助科室的医生完成整体医疗诊治。由于专业所限,我对这两组任务都不熟悉,因此上午的活动我基本上只参与了朋友负责的那一组的辅助工作。以前我从未在医院做过服务工作,由于专业不同,我与朋友平时交流的更多的还是生活上的事情,今天看着她面对来眼科就诊的病人们专业冷静而又耐心的回答,以及与其他小伙伴的有商有量,我忽然有一种很奇妙的感觉,仿佛能够看到这个从初中就是我的好朋友的人未来在医院里工作的样子,感觉从前好像还是小孩子的人已经在不知不觉间慢慢成长起来,成为了能够承担社会责任的大人了。
上午的工作很快结束了,经过中午一段时间的休息,我们又前往了之前已经联系好的社区。虽说离医院并不远,溜达几步也就过去了,但仅仅是走了不到五分钟,我已经被晒得汗流浃背了。到达社区之后,我们两两一组,开始上门对社区的老年人进行访谈,终于有对医学知识要求不那么大的任务了,而且还是访谈这种对我的专业来说做得比较多的东西,于是我特别积极地跟朋友一起挨家挨户地敲小区居民的门。不过等行动真的实施起来,我才发现这比我想象的还要困难。由于我们的调研内容是老年人的眼科疾病防治情况,访谈对象是老年人,因此在敲门过程中即使是有屋主应答,也经常是家中没有老人居住。在类似情况出现过几次之后,我已经热得要蒸发了,瞬间有种回到了去年暑假在外做调研的感觉。当时也是在小区里到处奔走,扶着楼梯爬上爬下。联系了一下其他组的成员,也跟我们遇到了一样的情况,不过很快我们调整了战术,在遇到这类情况时,不再直接跟屋主道别,而是向他打听同单元里是否有老年人居住、在几楼等等,很快我们就比较顺利地访问到了几位老人,而且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往往也能很顺利地再访问到这些爷爷奶奶认识的老街坊。
一下午很快就过去了,直至六点钟收队吃饭时我和朋友一共成功访问了五户老人,十几个人的劳动成果加起来有了将近三十份成功的访谈材料。虽然十分劳累,但大家都很兴奋,一直在讨论下午遇到的不同的人,我们在访谈过程中有帮着爷爷哄小孙子的,也有边访谈边跟奶奶谈论热播剧情节的,都十分有趣。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说自己的老花镜是赶集的时候在路边摊上买来的爷爷,在我记录爷爷的访谈材料时,朋友一直在很认真地给爷爷科普需要去专业眼镜店配老花镜。离开爷爷家很久以后,这件事仍旧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我相信这不是个例,我们在对青少年的近视情况报以巨大关注的同时,对老年人的眼科疾病关怀并不够,而这则是我们在未来需要加强重视的一个问题。
【作者:2016级本科生 杜睿琪 来自单位:政管学院 责编:宋广鑫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