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8/13 10:00:55
点击:
台风过后,天气转晴。我们社会实践团队因台风推迟的汉服展活动终于在今天得到了举行的机会。昨天下午,我们得到这次活动的合作方莱芜茂业天地的通知,于是我们紧急联系了演出的负责人,协调了各方面时间,决定了汉服展的演出时间和参演人员。今天一早,我们团队的同学就赶赴排练场地参加最终彩排和提供协助。
这次展演的准备周期与前几次相比略短,但是因为参演人员的积极参与和配合,节目效果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证。而学校汉服社的同学对我们进行的知识培训也让我们对演出所用的汉服有了比较详尽的了解,团队中汉服社的同学也在彩排过程中对演员的服装搭配提出了一定的调整意见。在一番调整之后,演员们的服装不仅美观大方,也基本符合服饰主要流行朝代的特征,这就使得这次汉服展更具有专业水准。
下午两点整,汉服展准时开始。我与同团队的刘子辰等同学参与了演出,马丽阳、王炜煜等其他同学则负责后勤场务工作。在我们与其他参演人员的配合下,这次汉服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虽然有一些小小的失误,但是瑕不掩瑜,总体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
参与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让我感触良多。这次参与的许多演员都是学生,甚至有一些年龄还比较小。他们来自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但是从他们身上,我能够看到对于汉服、对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在多元文化盛行的今天,对于这些年龄并不是很大的学生来说,这种热爱是弥足珍贵的。
不仅是参演人员,我们这次汉服展中穿插着的传统文化知识问答环节中,现场观众对于我们国家传统文化所展现出来的了解更让我感到惊讶。现场观众都是当天茂业天地这一商场的顾客,他们年龄各异,知识水平也有不同。但是在我们团队专门提供的传统文化相关问题面前,现场观众展现出来的积极参与的态度令我深感意外,而他们回答的准确程度更令我感到自己低估了现在人对于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程度。而且在排练和候场时,我听到许多路人能够准确地说出我们身上所穿的汉服的形制名称,而不是称呼它们为“古装”,这真的是一个令人惊喜的意外。
通过举办这次汉服展,我感受到了人们对于汉服和蕴含在其中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也看到了传统文化知识的普及程度已经远比我想象得要广要深。正如我们的主持词中讲到的:秉志何谓行路难,冕服华章出阳关。只要我们心中怀有复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志向,并身体力行传播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就一定可以实现。
【作者:2017级本科生 崔英杰 来自单位:文学院 责编:王一哲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