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8/18 09:41:28
点击:
今天我完成了翻译公司的地名译写项目,感觉这几天虽然忙碌,但是非常充实和有意义。
当初我是在一个实习群里看到这个兼职信息的。公司接手了一个地图翻译的项目,因为时间紧,任务量大便选择了外包。我看报酬还是挺可观的,就按照要求加了试译群。加群之后我还是犹豫了,因为我看到群里有三百多人,而这个项目只招收二十个人。我想既然被录用的概率这么小,很快要开学了我还要不要浪费时间参加试译呢?最后我还是决定尝试一下。我仔细研究了地名译写的规则,花了半天的时间终于完成了试译稿,交上去的那一刻反而很坦然,我想反正参加试译的人这么多也不一定被录取,那么就尽人事听天命吧。非常惊喜的是那天下午傍晚的时候便收到了正式项目组的入群通知,于是便开启了我的地名译写之旅。
这次的地名译写涉及到了五十多个语种,我们的任务是首先从地图、地名录、地名词典等权威途径查找标准译法,然后转抄;如果有的地名没有转抄的权威途径,就按照语种对应的音译表中查找相应汉字进行专名译写,然后根据规则确定地名的通名部分。专名是地名中用来区分各个地理实体的词,通名是地名中用来区分地理实体类别的词。比如西安市,西安就是专名,市就是通名。项目负责老师特别提醒我们要认真负责,因为通过验收的地名将用于地图,小则影响使用,大则涉及政治问题,甚至国家主权。
我被分配到了波黑语和菲律宾语。任务量其实是相当大的,因为地名大到省市,小到城镇村庄。翻译过程中我严格遵守了项目的要求,对于那些省市、河流等大的地名都会查阅中国地名委员会出版的两本地名译写手册,并按照参考文献标准格式注明出处;城镇等小地点的地名则按照音译表翻译,有些长的地名参考了百度翻译的发音省去了一些轻音。对于出现的一些意译、音译表和实际发音有点不太符合以及通名不能确定的情况都在后面作出了说明。连续三天我都坐在电脑前,查资料、敲键盘,虽然很累,但是我还是很享受这种专注工作的感觉。周四交上稿件后,周五项目负责的老师给我发信息说审校的同事说我翻译的非常认真,于是便把项目剩余部分交给了我。终于我在今天上午完成了全部工作,稿件发出去那一瞬间,感觉这段时间一直绷着的弦终于松了下来,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这次兼职收获还是挺大的,我了解到原来地名人名的音译并不是随意的,而是应该按照该语种标准音译表去翻译,还收获了自信。现在想起来,真的庆幸自己决定尝试一下参加了试译,不然我不会得到这次机会,不会知道自己能够做到,也不会得到老师的肯定。以后遇到挑战一定要去尝试,去做,不然的话永远不能知道自己能不能行。
【作者:2015本科生 刘小娜 来自单位:政管学院 责编:杨小雪 张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