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8/22 10:00:00
点击:
明明已经立秋,但早上八九点钟天气就已经变得十分炎热。海洋与渔业研究所距离市区很远,然而所幸心情是悠闲的、惬意的,于是我便早早起床,搭一班沿海公交,吹着热浪或海风,看着不远处的海景与以此为生的人们所构成的祥和画面,还真觉得这座美丽的沿海城市有着能将火辣辣的太阳变成热烈烈的调研热情的神奇魔力。
接待我们的王研究员十分热情,对我们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这让我一下子就觉得自己和这里亲近了起来,也越发地激起了我对水产养殖业的好奇心。她首先向我们简单介绍了日照市渔业发展的现状以及水产养殖在其中所占的比例,随后便详细地为我们介绍了她去年所做的对于日照对虾养殖情况的调研项目。交流中,我们了解到由于水产养殖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同时产生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所以日照市近年来一直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成为了中国北方最大的对虾养殖产区之一。但尽管产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却依旧避免不了在养殖过程中所产生的诸如对虾养殖产业中对虾病害频发、苗种来源混乱、个体养殖户尾水随意排放等一系列问题。
个体养殖户经营分散混乱,污染环境,便需要政府统一管理。然而在政府“退养还海”政策下,个体户所进行的的设备改造,虽说一方面达成了保护环境、发展规范的预期目标,但另一方面却因为锅炉成本较高而加重了个体户的经营负担。可见上层政策与底层实际的结合仍有一段磨合期要度过,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的共存也还有一段漫长的征途。同时这次调研也让我更加明白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仅靠网上搜索得来的信息仍显片面且浅显,只有像王研究员一样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才能真切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亦步亦趋,不浮于表面,从而发现更多潜在问题、收获更大的成果。
此次调研让我更加深刻地了解到了日照市水产养殖业的机遇与问题,然而发展永远不是一蹴而就的,新政策的推行也必然存在阵痛与过渡期。我们当代青年学生也应该更多参与到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去,为将产业问题转化为产业机遇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作者:2018级本科生 宋文婷 来自单位:文学院 责编:燕隆姿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