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社会实践参与者 刘静

发布时间:2019/08/23 09:49:17   点击:  

8月23日 星期五 晴

延安在所有马克思主义者心目中都是红色圣地的代表之一,之前虽然没有去过,但是心中一直有着钦慕与向往。

在8月21日至8月27日,六天之中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暑期社会实践学习,我们将跟随团队在延安及周围对中国共产党革命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意义的景点参观学习,重看革命先辈艰辛历程,更好地践行历史与时代使命。

8月23日,开班第一天。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生以及成仿吾英才班共65名学员来到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这里三山环抱、两河环绕,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陵寝所在,也是中国革命圣地,以刘志丹、谢子长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及周边建立了陕北革命根据地,十三年间实现了共产党人从4万到270万、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历史性转折。

上午,我们聆听了延安北京知青博物馆副馆长左铁老师的讲座《圣地延安的魅力》,通过讲座,老师展示了数十张革命时期老照片,来回答本次学习中提出的“中国共产党的吸引力在哪里”“中国共产党如何得到百姓拥护”等问题。我们深入了解了西北革命根据地建立的历史必然性与偶然性,通过革命力量空前的壮大我们透视出了中国共产党最终胜利的核心就是掌握了民心,“一个政党能够吸引民众真正依靠的是她的宗旨、原则、纲领以及实际政策的有效性”。拿破仑曾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力量,剑和思想”。而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依靠的思想就是延安精神——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下午,我们前往延安革命纪念馆,馆内以时间线串联了10个单元,从长征到达陕北开始直到1948年东渡迎接革命胜利。馆内展出大量珍贵的革命文物,记录了延安十三年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记忆,纪念馆前毛主席铜像巍巍凝视向前,仿佛在回忆共产党人在延安的光辉业绩,也仿佛在思考中国之未来。随后,在王家坪革命旧址,我们一行还体验了安塞腰鼓的魅力,从响亮的陕北号子和清脆的鼓声中,能想象出那个稚嫩的党逐渐走向成熟,走向胜利的画面。

希望通过这次实地教学体验,更深入地感触自1935年长征到达陕北之后漫漫十三年里早期共产党人的筚路蓝缕,也可以对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意义和历史意义有更好的体会与感悟,并且能够在之后的学习生活实践中践行。


【作者:18级本科生 刘静 来自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编:甘传昀 蒋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