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8/24 10:39:25
点击:
参观了“中共延安十三年”的讲座后,我就一直想为“延安精神”下一个自己的定义。随着对延安了解的深入,这个问题的答案逐渐有了雏形。
这是“成仿吾英才班”赴延安进行社会实践的第三天。今天的空气湿冷冰凉,延安一整天都落着雨,大家却并未因此停下脚步。我们在宝塔山、东方红剧院、枣园革命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都留下了足迹。而“延安精神”的内涵,也在我们探索之中逐渐饱满生动起来。
第一站是宝塔山,一千余米的宝塔山并不算高,却让我这成长于温室中的“假八路”喘起粗气来。“巍巍宝塔山”,登宝塔山顶,延安风情尽收眼底。延安的美是豪情恣意的,滚滚延河水诉说着绵延千年的革命故事,九层宝塔见证了延安的变迁。塔旁有铁钟一口,曾于抗日战争时期被党中央作警报之用。七十余年前的中共,就曾在这片蛮荒的山地扎根立业,依据中国国情开辟了宏伟的革命事业。“延安精神”,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精神。
第二站是东方红大剧院,我们在那里观看了舞台剧《延安,延安》。最触动我的是舞台剧对延安生活的描写。其中有人民的生产生活,有恋人间的依依惜别,有目睹战友战死时的悲愤,但最后,这些“小我”的感情都化为对人民、对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战士们并非冰冷的机器,他们也有常人的情感,但在“家国之大”与“个体之小”间,他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前者,选择了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延安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而后,我们又在枣园革命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参观了毛主席、彭德怀等革命先烈的故居。每处旧居都很简陋,除了一床、一桌之外,别无他物。“延安精神”,也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当然,“延安精神”的内涵远不止如此。我想,“延安精神”的定义里也许还应该添加上“青年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年轻的我们的肩头承载着先烈的厚望,山大学子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学校、为社会、为中国辛勤耕耘。
【作者:2018级本科生 徐馨蓉 来自单位:历史文化学院 责编:甘传昀 蒋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