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8/27 10:26:47
点击: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把垃圾资源化,化腐朽为神奇,是一门艺术。”从上海开始到全国46个城市试点,垃圾分类这件“小事”已经迫在眉睫。为了更好地体验垃圾分类,倡导美好生活,我参加了由山东大学学生会组织的“知行计划”之“垃圾分类,你我同行”活动,与章丘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济南市民群众一同前往章丘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等三个地点体验学习。
上午十一时左右,我们抵达了章丘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工作人员从章丘环卫中心布置展板开始介绍全区垃圾分类开展情况,他提出要“完善处理设施,倒逼前端分类”,并对当代大学生在垃圾分类方面可以作出的贡献进行展望。接着,我们进行现场的参观体验,在中央控制室我们看到了大屏幕上显示着锅炉总图、各个环节的实时监控等;透过走道的玻璃,我们还看到了垃圾焚烧产生的甲烷等气体的烟气处理设备。要知道,脱硫脱硝是垃圾后端处理非常必要的一个环节。最后我们来到“垃圾坑”,看着发酵后的垃圾被像抓娃娃机一样的大机器抓进运输通道中,大家都感叹工程的浩大,也渐渐意识到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接着我们来到了章丘餐厨垃圾生物处理中心,跟着工作人员现场讲解,我们按顺序参观了餐厨垃圾处理流程。从餐厨垃圾原料暂存,渗滤液渗入仓底的原料仓到最后运输到养殖场,一个个流程紧密联系。接着还参观了饲料利用试验区以及昆虫饲养车间,我才知道原来餐厨垃圾预处理之后作为蜚蠊的食物,蜚蠊的粪便可肥料化利用作为作物的有机肥,它的卵鞘可饲料化利用作为蛋白饲料的原料。
午饭过后,我们走访了老乡厨饭店分类示范点,了解到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事业单位对垃圾分类的认识与广泛实践,并参与了垃圾分类的小游戏。我们每个人手上拿着几张画着茶叶渣、废弃相机胶片等的卡片,排着队将它们扔到了自己认为它们该去的垃圾桶,工作人员现场指导,我们收获颇丰。


【作者:2018级本科生 陈幼雯 来自单位:化学院 责编:王天歌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