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8/27 10:38:26
点击:
本次社会实践我们选择了组队对海产品养殖水进行调研。我与同学一起组成了调研团队:源远流长,真正在专业方面开始了尝试。
我们的团队综合考虑了时间、经费、时效性等因素,选择了在青岛市即墨区经行调查。调研内容为海产品养殖水的水质情况。大二已经部分接触了专业知识,但对各种污染的具体成因与危害性上还只是泛泛而谈。社会实践向我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相关知识的动力,在此之前,我对养殖水的认知只有畜牧业养殖水,对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也仅仅了解人类生活用水所起的部分作用。大海的广阔让我对他的包容性有了错误的认知。
但是,我在资料收集阶段了解了更多的知识。我对于海产品的养殖方式、饵料的投喂、药物的使用及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有了浅显的认识。也在此前的学习生活中了解过抗生素滥用的危害。除此之外,我也学习到了科研的部分手段,如各项水质指标的测定方法、安全范围等,还有现场采样的注意事项。为期一天的教学使我初识了科研的艰辛,在仪器进步之后,每一项测试并不十分艰辛,但是要想进行精确的测量,就必须采大量水样,并在采样点周围进行采样以避免偶然性。这也就导致了测试的庞大工作量,对于尚不适应的人来说十分辛苦。我也从中了解到了科研的艰辛。
老师曾经说过,科研并不是我们美好想象中的样子,反而十分枯燥。我们必须进入实验室尝试一段时间才能确定,自己是否真的适合进行科研。我确实从这次经历中看到了科研的一部分,重复而枯燥的实验,不确定的结果,以及目标尚未实现的急迫的心情。这是一件好事,他纠正了我从前对科研错误的印象,也向我敲响了警钟——是否能适应这样的生活?
我并不打算退缩,也有不止一人问过我,选择这个专业的原因是什么。实际上,环境两个字对我有很大的吸引力。最最切身的事,就是幼时家中能入口的井水,而今由于工厂的污染,已经连洗衣都不行了。我对蓝天与绿地的变化并不敏感,但贯穿我成长始终的水井,却是难以忽略的。
为期十天的社会实践,从前期的准备工作,与养殖场负责人的联系,关于调研的短期培训,以及采样时的蓝天与阳光都是美好的回忆。我们过得很充实。
【作者:2017级本科生 袁文杏 来自单位:环境学院 责编:王天歌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