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8/29 09:20:09
点击:
故宫博物院位于首都北京的中轴线上,恢弘壮丽,众多文物沉睡于其红砖绿瓦之下,向过路的游客们诉说着无声的历史。而我今天有幸进入故宫观看了“良渚与古代中国—玉器显示的五千年文明展”。
展览年代跨度从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到明清时期,贯穿了中华上下五千年,通过“引子”“神王之国”“文明传承”“结语”四个部分,完整、系统地反映良渚文明的早期国家特征和对后世文化的影响,科学、全面地诠释良渚文明在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中的重要贡献和独特作用。
以玉器为代表的出土物是良渚古城遗产价值的重要承载要素。良渚文化玉器以其数量之多,品类之丰,雕琢之精,达到了中国史前玉器文化的巅峰。走进展厅,引入眼帘的是各式各样的玉琮、玉璧、玉钺和玉冠状器等手艺精湛的工艺品。玉琮内圆外方,色泽和厚薄均匀,边角端正,表面运用浮雕手法刻画出精细又独特的纹饰给人以神秘的美感;玉璧是一种中央有穿孔的扁平状圆形玉器,呈现出雾状的灰白色,多素面无纹,打磨光亮;玉钺是古代王权的象征,雕有神徽的细纹图像,抛光精致。
以大量玉礼器随葬的良渚文化大墓,集中体现了王者的高贵以及男女贵族的分工,良渚文化所创造的玉礼器系统也被后世的中华文明吸收与发展。此外,展览还设置了影片、模型、3D打印等形式,向我们展现出良渚都城的格局和营建过程,以及良渚八十年的考古历程和多年的保护管理工作。
在众多展品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玉琮王,琮体四面直槽内上下各琢刻一个具象的神人兽面图像,是古代人民用精湛的技法细细雕琢而成。在角尺形的长方形凸面上,每两节琢刻一组抽象的神人兽面图案。神人兽面图像由神人和兽面两部分组成,神人头戴羽冠,上身张壁。兽面双眼圆瞪,尖牙利爪,身体呈蹲伏状。
这次展览通过展出众多有关良渚文化或受良渚文化影响的玉器,完整呈现了中国最早的以玉器为载体的礼制社会。这是以玉器为主的良渚文化的集大成展,也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集中体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手工技艺之精湛,为后代人留下了无尽的瑰宝,让我不禁赞美和敬佩,同时为自己身为华夏民族的子孙而感到无比自豪!
【作者:2016级本科生 王水凝 来自单位:口腔医学院 责编:王天歌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