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院迎新志愿者 崔晓林

发布时间:2019/08/31 10:00:47   点击:  

8月31日 星期六 晴

长安十二时辰之内,少年李必与“不良帅”张小敬合力阻止上元节辉煌灯火亮起之时的劫难,少年鲜衣怒马,意气风发;而我的迎新十二时辰(8月30日午正至8月31日午初)虽然是平凡,却自觉并不平庸,起码当得上承前启后四字。十二时辰中,作为2018级药学院中普通的一员,将学弟学妹从他们心目中“明天”的大学领入“今天”的大学。

午正。骄阳似火。我从外面回来,从南门望进校园,道路两侧遍植高大的法国梧桐,到处写着欢迎新生的标语,还有穿梭而过、拎着大包小包的家长和拖着大大行李箱的新生。一切的一切都像极了去年今日。距离开学还有零天,我在心里想,就像去年的我踏进校门、浸润在这蓬勃绿意中所想的。宿舍楼前,又铺上了红毯,去年的我由于一种名为害羞的心理,小心翼翼地绕过红毯从旁边走上了台阶。“那就弥补一下吧”,这么想着,已经是老生、脸皮不再单薄的我满怀虔诚地踏上了红毯。

未初。为了明天的迎新,我们在考罗神学院楼进行了培训。去年,也一定有这样一群人,在这个校园的某个地方培训,然后在第二天用最饱满的热情、最积极的态度接过了我们手中的录取通知书。传承,往往意味着亦步亦趋,但在这种看似枯燥无谓的重复中真正宝贵的,是每一届药学生对药学院的真挚热爱和对后辈的真诚祝福。

戌正。一位重庆的学妹找不到宿舍楼,想让我过去带一下。虽然我也不是很熟悉路,但是看了一下大概的位置,想着应该还是能找到的,就匆匆地赶去了。说起来这个学妹最后来了药学院和我也算有点关系呢。她的第一志愿原来并不是药学,按照分数级差来看,第一志愿录不上的话大概率会到药学,因此填报志愿当天下午四点,她找到了我,在最后截止时间之前向我问了一些关于药学更详细的情况。没想到最终,她真的来了药学,想想也是缘分。找到她之后,我领着她逛了一下夜晚昏黄的校园,从篮球场到刚刚翻新的八号楼,从宿舍楼到四百号院。没能当上新生宿舍辅导员,也只有她能满足我去年被学姐领着逛校园时的愿望了——明年也像学姐一样,把厚重西校的每一处介绍给学妹们。

子正。白天感慨颇多,所以晚上难免有点失眠。怀着对迎新的期待,最后还是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辰初即起。简单收拾了一下就赶去中心花园,第一轮迎新的同学大多已经到了。新生和家长们在迎新处也已经排起了不短的队。第一个报到的是一位女生,她的名字很有特点,是一种古代女官的官职名。我从她手里接过“豪华版”的录取通知书,一边打开一边直呼“慕了慕了”。我们的通知书已经很漂亮了,但是他们的很明显更加精致、更加富于内涵——通知书用鹅黄色带花纹的信封包裹,厚重的暗红色是通知书的主色调;主体以奏折的形式呈现,让人不禁想到百余年前袁世凯上奏《山东试办大学堂暂行章程折稿》的场景……扫完码之后尽管不舍,但还是将通知书又交还给了学妹。

第一天上午是新生报到的高峰期,于是我有幸从五分之三的2019级药学新生手中接过他们的录取通知书,为他们报到,像去年2017级药学生为我们做的一样。我是报到的第一环,从我这里开始,一个一个对未来满怀憧憬的药学生慢慢地向前走,像一条缓缓流动的小溪,汇入了2019级10265位新山大人的汪洋大海中。而我之后其他的2018级药学生,会继续在这坚守,迎来送往,不眠不休,整整两天。

午初。我结束了我的迎新。从中心花园喷泉经过,看到了那只闻名遐迩的鸭子,心里暗戳戳地想,以后你就是“一定要加油鸭”。毕竟受了泉里的医学氛围熏陶,要努力不负“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庄重医学生誓言。

迎新十二时辰,只是我的大学生活中稍微有点特别的一天。以后的路还有很长,我的是,他们的更是。在漫漫的长路上,唯愿我们和正在看这篇日记你们——

此一去,前程似锦,不负韶华。


【作者:2018级本科生 崔晓林 来自单位:药学院 责编:甘传昀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