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学院保送生 刘孟晗

发布时间:2019/09/13 08:16:49   点击:  

9月13日 星期五 晴

我的经历和大部分的外院小萌新都不一样,因为我是19名保送生中的一员,我跟其余的18名保送生又不一样,因为作为一名英语类保送生,我选择了法语专业,我的目标很明确:英法国际组织班。很幸运地,我在9月11号公布的2019级国际组织班拟录取名单上看到了我的名字,这也意味着一个崭新的开始。

有些同学很羡慕保送生,认为我们没有经历高考,比他们多玩了半年,但其实为了成为一名外语类保送生,我们早在高中就开始接触大学四六级,专四专八,甚至考研英语,口语也是天天练,每天都要用英文写点东西,听VOA、BBC磨耳朵。我们只是选择了不同的路罢了,并没有谁比谁轻松,没有理想能够轻易实现,能够轻易实现的就不叫理想了,大家都是凭实力来到了山东大学,以后我们的一言一行和成绩也要配得上山东大学的底蕴,也许对于有的人来说,窝在宿舍里订外卖、玩电脑、刷手机才是大学生的日常,但对于我来说,颓废从来不会出现在我的字典里,每一天都要是积极向上的。也许有些同学觉得高考过了,进入大学就轻松了,参加一些活动啊,报个社团啊,进个学生会啊,谈个恋爱啊,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进入大学我们的身份仍然是学生,学习仍然是我们的主要任务,不好好学习真的会挂科,平时的分数也真真切切地关系到你的保研和毕业,如果硬要拿大学和高中比的话,大学只能算“高三PLUS”。厚积才能薄发,尤其是外语学习,没有平时的一砖一瓦,哪有最后的高楼大厦?

当我们在抱怨军训苦、太阳晒、起得早、腿很疼的时候,有学姐语重心长地告诉我:好好珍惜军训这几天吧,正式上课以后就会怀念这段时光了。的确,大学就像是一个小型社会,人际关系、活动、学习都需要协调。军训时在烈日下端腿,因为教官那一声“停”而引发的简单的快乐可能再难拥有了;听到哨声以后大家立刻起立站好,等待教官下达“组织休息”或“讲评带回”的命令时的那份单纯的期待也可能不会再有了。

小萌新们还沉浸在初入校园的新鲜感中,专业分流却已经被提上了日程。大类招生为同学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可以让同学们在充分了解各个专业以后填报自己喜欢的专业,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分班考试、面试、高考成绩等多维度测评分班,想录到自己喜欢的专业要下的功夫可不少。9月12号是同学们填报专业的最后期限,我的舍友在比较了分班考试成绩排名、班额、还有各个专业的热门程度之后纠结半天终于做出了选择,是不是感觉和高考出分以后报志愿如出一辙?而这还只是我们大学生活的一个缩影,一个小小的开始,以后的路还很长。作为一名保送生,我是幸运的,不仅没有经历高考的选拔,还直接进入了自己心仪的专业,5月至6月一个月的小学期,让我加深了对大学生活的理解,帮助我更快地适应了大学生活:一个月读完《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写了2000字的读书报告;外国语言文化和跨学科导论两门课,每门2000字的论文。而这些还算不上正式的大学作业,可以想象以后的学习任务并不会轻松。

我不会辜负学校给我的这次机会,我会心怀感恩,在国际组织班里努力学习,希望以后山东大学也能为我而感到骄傲。


【作者:2019级本科生 刘孟晗 来自单位:外语学院 责编:王浩铭 王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