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1/01 19:36:37
点击:
老子曾经曰过:“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古人诚不欺我也!作为一个刚军训没几天便摔坏了脚的倒霉鬼,我深深的体会到了这句话的涵义。尽管失去了参与训练的机会,但我今天很荣幸地成为了历史文化学院教职工任教35周年庆祝大会的一名志愿者,得以近距离地接触诸多历史大家。
35年,不长,却也算不上短。它可以让一颗稚嫩的小树拔地而起,可以让一位风华正茂的年青人两鬓斑白,可以让一座学校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栾丰实教授的发言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岁月带来的巨大变迁。
会议中栾先生回忆到,自己1978年刚入学时,学校简陋得简直超出自己的想象。低矮的平房,飞扬的尘土,让他大跌眼镜,而如今山大却是拥有诸多高楼,美丽的校园,宽敞的宿舍,先进的教学设备,这让他深切感受到时代发展之迅速。栾先生又提到当年出书的不易,但在今天学者却有了学校等的大力支持。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描述了学校和国家在几十年中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这个小萌新有了极大的感触。
相较于老一辈的艰难求学路,我们这一代可谓是活在了蜜罐里。住的是设施齐全的学生公寓,吃的是色香俱全的食堂饭菜,课上有名师的倾囊相授,课下有丰富的学习资源,不可不谓之幸福。但我深知,这一切都与国家的经济发展脱不开关系,我们享受的一切都是由我们的祖国提供的。中国强了起来,山大才能蓬勃发展,山大发展了,我们这些山大学子才能得到如此优越的教育条件。可以说,国家、学校、个人三者是息息相关的命运统一体。山大学子们刻苦求学,山大便能加快实现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山大不断改革,与时俱近,便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事业搞好了,这个国家就有了源源不绝的发展动力。国家强大了,便能助推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当此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大庆,值此社会建设新时期,山大正努力实现由大变强的转折,而我们学生也应该更加积极进取,提高自己的素养,推动学校的发展。
这次庆祝大会可谓是名家云集,诸多教授都来到会场,连路遥老先生都出席会议。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奋战在教师岗位上,不求名利,将一生都奉献于自己钟爱的学术研究与教育事业,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人才,这种“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在一个具有优良的学术传统和蓬勃向上的发展势头的学院中,在诸多名师的引领下,我怎能不更用心于我的四年的求学生涯,在山大度过这意义非凡的四年呢!
“公家设立学堂,是为天下储人才,非为诸生谋进取;诸生来堂肄业,是为国家谋富强,非为一己立身家。”作为山大的学生,对这话可谓是再熟悉不过,可现在我却真正领会到了那种学成报国的精神。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我辈更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奋发向上,与山大共发展,助中华谋复兴!
【作者:2019级本科生 王思蒙 来自单位:历史文化学院 责编:宋广鑫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