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的365天征文 材料学院本科生 唐迈

发布时间:2019/11/01 09:59:00   点击:  

降温了,济南的冬天快来了。

当兴隆山的风再一次拂过风雨操场的草皮,如约而至,我也再次踏上绿茵场。不同于之前每一次的训练与比赛,这次的步伐失去了以往的灵巧轻快,反是多了几分沉稳与冷静;身着不再是鲜亮活泼的球员队服,一身朴素灰衣取而代之。气候由秋入冬,一种蜕变也在我身上悄然发生。

回想起走入山大之前,带着走出高中的喜悦与初为成人的迷茫,一头扎进了这片炙热的土地。一年多的学习生活,或许只是按部就班,又或许只是庸庸碌碌,没有一鸣惊人,更没有特立独行。可就像是毫无排外的齐鲁大地,我顺利的融入这里,虽然也迷茫、彷徨着,但也每天都充实、精彩着。思考是必要的,可我从不曾停下我向前的步伐。

一晃间,已站在了场地中间,同双方球员一一击掌示意之后,本学期“材料杯”足球赛揭幕战即将打响。我俯下身去,整理鞋袜,感受着十月末济南的寒风阵阵从腿面掠过,双手已经略有冷意,我还是拿起脚旁的旗帜,走向边线。伴随着主裁判一声哨响,大战一触即发。

我从年纪尚小时就与足球结缘,父亲并不是一个怎样专业热情的球迷,可他总希望我全面发展,找到自己所喜所爱。能清晰地记得一次出游之时,在当地的杂货商铺偶然发现了一颗足球,那颗球并不全新,甚至没有商品条码,但在与店员协商后,我就那样获得了我的第一颗足球,十余年过去,那颗球甚至还停留在杂货间的那个角落,虽然不时常看到,但我知道它一定静静停留在那里。足球伴我多年,但我却也第一次以裁判员的身份参与比赛,感受到属于裁判员的权威与自信。说来很感谢山大给我这样的机会,让我能够把自己本领杂物间中的老物件拿出来,也许并不是一番彻头彻尾的重新粉饰,只是拂去尘土也好,走了很远,不经意间总会忘记为什么出发。重新认识他们,也是重新认识自己。

想想山大给予我的,是无与伦比的踏实与内敛。不同于过去的年少轻狂,现在的我懂得向内不断索求,去追求自己内心的平静与安宁。好比足球裁判,决不是一场足球比赛的主角,但也绝对不可或缺。而山大教育我的,也绝不是通过枯燥的口传耳闻,我用心去体味,她教我为人与处事,生动而不生硬。山大人决不是一个随随便便的标签,只有真实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孩子们才会明白,潜移默化间,成为山大人。

凡我在处,便是山大。

前些日子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举国欢庆,转播身临其境,长安街永远长安。十月又恰逢118年校庆,有幸目睹体会,山大人永远山大;无论是天南海北发来的祝福,亦或是楼宇彩屏的精心准备,都证明我山大人走出山大,成就国人有目共睹。更不用说十月前夕普天欢庆,从地球的每一个角落,都一定会有人发出中国的声音。也许母语早已些许生疏,可“虽然在远方,还是常想起”,根植于我们血脉中的归属感,剪不断,理不乱。国强,我们才会自信,爱国之感油然而生;而细细想来,正是有许许多多先辈,勇于开创,敢立潮头,代表自己,更代表集体、代表学校、代表民族,在世人面前发出属于我们的声音,我们才能得到认可与信任。这种自信反哺一个个普通人,积极进取,绝不让集体因自己而蒙羞,虽不能登高而呼,却也一定兢兢业业。

社会之大,却也好比杂物间,总有人会成为国家、社会中的遗珠,庸碌,但却绝对不意味着平凡,一些普通的岗位,却支起了社会大楼的栋梁。没有普通人量的积累,何谈上层建筑质的飞跃?山大人绝不止于庸碌,但山大人也绝非不屑庸碌,踏实肯干就像是我们每个山大人身上的烙印,永不褪去。

想到这里,山里的风像是也没那么冷了。


【作者:2018级本科生 唐迈 来自单位:材料学院 责编:宋尚谊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