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1/01 10:05:12
点击:
山东大学图书馆随着自助借还机的应用,读者惊喜地体验着高科技现代化的自助服务。他(她)们好奇紧张地操作着,听到一声“还书或借书”成功后,十有八九会听到他(她)们自言自语的赞美声,“嗨,真管用”或“好东西呀”或“高科技”!他们一边体验着一边夸奖着一边满足着一边传颂着……
大流通的开放,同学们可以背包自由出入图书馆的各个阅览室和借书处了,这消息也不胫而走,一传十,十传百,当这些还沉浸在兴奋状态下的少男靓女们,突然发现图书馆又给他们配备了既时尚又舒适的沙发,可以给埋头苦读的学子最柔软的支,他们争相享用着。紧接着电子阅览室的免费上机令他们始料未及,图书馆的这一系列的惠生政策,让大学生应接不暇,闻讯赶来的同学络绎不绝纷纷来到图书馆……他(她)们感到天是那么豁亮,地是那么广,就这个“feel”倍儿爽。
厅堂里阔气美观的查询大屏、讲究实用的沙发、书库里的人性化的花布格小蹬、周围摆放的长势喜人的绿萝、发财树、芭蕉树、富贵竹盆栽景物,刚刚喷洒过水,水珠滚滚,颗颗晶莹。不止景物得到了滋养,就连在这里读书的读者也一起得到了滋润,因为它不仅能供读者缓解视神经的疲劳,还能让读者感到一种周围环境的美,仿佛像是在神仙般的美景里,给人以极大的美学享受。以前的图书馆那只能说是简陋的书的仓库,现在的图书馆不仅提供了许多实用功能的智能装备、自助打印机复印机,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眼界的提高,还提供了体验和交流功能的研讨间。研讨间是师生们的公共书房、公共交流空间;研讨间里面配备了多媒体计算机,具有一定的时尚性、奢华性和体验性。一位同学说,在这样的高档房间里讨论再难的课题也不打怵,因为不深入讨论下去的话对不起学校提供的这么好的条件。
《夜晚的书斋》作者曼古埃尔说过:“图书馆的价值在于其内容以及读者对内容的利用;图书馆的使命就是促使读者之间的交流。”一本书如果光静静地躺在书架上而没有人阅读使用,就好像把这本书埋葬了一样……
一位外籍中国哲学博士研究生借《庄子》这本书时,我边给她借《庄子》边说:您读完了《庄子》还可以继续读一些和中国哲学有关的《孟子》,《荀子》,《墨子》《老子》等,外籍读者不断地连连点头,并高兴地竖起来拇指说:“that is a good idea”,表示称赞。
我在推荐给读者与所借书有关的一些书目时,爱简要地指出那些书的闪光点在哪里。还记得一位时尚的女大学生借《一个人的朝圣》,我脱口对她说有时间可以读一下《一个人的村庄》。我推荐这本书,一是它和《一个人的朝圣》书名很相近,二是作者刘亮程的童年生活虽然很苦,但是他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对生活无限热爱的心书写的,他感受到了幸福是蕴藏在无数份简简单单的快乐中……等到还书时我们又有机会不期而遇彼此交流心得,她说:“读完这本书她才回忆起自己的村庄原来也很美,以前都因熟视无睹而被忽视了,她说从书中学习到了很多东西,后来她又把这本书推荐给了她的好几个室友和朋友。像这样虽然是见缝插针寥寥数语的交流大大增加了彼此的阅读兴趣,增加了阅读量。对于兴趣共鸣强的愿意继续交流的读者,我们还互相加了微信。有的虽然毕业离开了山大,但是通过微信还在相互推介着阅读书目,成为了藕断丝连的书友。
不仅在选书上把自己知道的分享给对方,还把读者当成自己的家人朋友,读者的需求就是自己的需求,急读者之所急,想尽一切办法满足她们的需要。去年年假值班我就目睹过一位饱经沧桑的读者,一位腰部脊柱严重弯曲的七八十岁的奶奶,她的步履是蹒跚的,脚步好像是擦着地面在挪动,她的目光是昏暗凝重的。发现她进来我急忙迎上前去靠近她亲切地问道:“老师好,请问您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她说想借过年给小孩压岁钱风俗的书。我迅速在电脑上查询,结果显示,我们所在的校区图书馆没有收藏这本书。她很失望地要离开时,我说您稍等我在网络上找一下有没有这方面的资料记录。半分钟以后网页上果然有。我欣喜地读给她听时,发现她的听力好像也有点背,为了预防她没有听清楚或者忘记,我当即决定帮她打印出来。当她拿到一张热乎乎的、字体被放大的、她需要的有过年给不给孩子压岁钱的记录的纸张时,她原来暗淡的眼神变得明亮起来,她如获至宝连说谢谢。当她离开走过图书馆通道时,对门岗值班的郭老师很满意地举着那张打印纸说:“这才是优质服务”,一连说了好几遍。
记得2019年前刚开学气温最冷的那几天,有两位读者一起在自助借还机上借书遭遇失,我马上走过去,原来是一本原版的特价书,特价书自助是借不出去的,需要前台值班的老师帮助借。我边借边给他们说:“现在咱们图书馆虽然是通借通还了,假如您在当前的图书馆借威海校区的书,也需要到前台来让值班老师用委托借阅的方式借。还有一种情况,假如您还的书被某一个同学预约了,您自主还书还不上也需要到前台让值班老师还,被还的这本书我们会单独存放打捆,快递运送到该读者选择的取书地。你们看这个书架上的书就是从其他校区委托,预约来的……”他们仔细看着称赞道:“图书馆做的那么细致贴心,不读书利用真得太可惜啦。”看着他们恋恋不舍的要离开时,我说欢迎你们再来。其中一位学生突然转向我真诚地说:“老师,您就像外面的阳光照在我们身上”。我顿时惊呆了,反问道,为啥这么说呢? 他说:“你看我们刚来一会你就帮助我们了解利用图书馆,关键是这好几次都是您主动帮助我们的并且这些都是对我们今后有很大帮助的,您处处为我们着想呀!”听完他的陈述我被震撼了,自己的整个身体也被很久地温暖了。这种温暖的芬芳,唯有化作凝固的文字,才能回报它带来的深情厚谊。亲爱的同学,哪怕今后永远不会再见,哪怕今天成为记忆的片段,用心的工作是我每天奉行的诺言:只要读者需要,我总会全心全意竭尽全力地出现在你们眼前。
几天前,搬到青岛校区的政治与管理学院的一位老师走进了图书馆借书处。他说:“我们院搬走了,现在借书不方便了。”我说:“老师,您可以委托呀!”“委托,怎么样委托?”于是我在检索机上示范了一遍:先进入“我的图书馆”,在我的图书馆里搜索他要借的那本书,然后取书地选择青岛校区图书馆,然后执行委托。并对那位老师说:“两三天以后您就可以在青岛看这本书了。您不仅能够委托借阅咱们山大三个城市8个校区图书馆拥有的书,您还可以对咱们图书馆没有的图书,资料申请文献传递。文献传递是咱们山大图书馆和各高校图书馆链接从而跨越地域障碍,实现的远距离资源获取。还比如您如果在任何一个地方发现了需要看的书而自己又不想购买,您还可以给图书馆推荐购买,书来了以后您拥有优先阅读权。如果您下载一个叫“芸悦读”的软件,在网上买书,购书不用付费,在实体店山东书城买书不用买单。直到30天把书看完以后还到图书馆即可。”“图书馆啥时候变得如此博爱厉害了?这些优惠措施我怎么不知道呢?”“平时,我们都把这些措施以电子版的方式发到了各个学院咱老师邮箱了,您没看到吗?” “可能当成垃圾邮件删除了。”“那老师我们怎么样做您才能读呢?”他说:“比如加 ‘重要’两个字就不会不读了。”“嗯嗯,今后我们尝试着加上。”他说:“我以前总羡慕在北京各高校工作的同学,羡慕他们在国家图书馆借阅图书资料方便,有时自己还拜托他们帮忙复印再邮寄。”我说今后您把这个需要交给我们图书馆,不仅整本书复印不要钱,还给免费装订好快递到我们图书馆。他说:“看来现在身在福中不知福呀!”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无独有偶,相信不知道图书馆变化如此大的人比比皆是。如果这句话戳中了您的心窝,一定要来图书馆亲自体验一把,它一定让您不虚此行,感同身受!
【作者:工作人员 韩爱先 来自单位:图书馆 责编:宋尚谊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