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1/01 10:12:02
点击:
支教,是一直以来都心心念念的事情。
从感动中国的最美乡村教师,到唱着《苔》的大山孩子们,“我想去看看他们。”心中总是这样想的。
想知道他们的生活如何,他们的家庭如何,他们如何学习,如何歌唱,如何眼睛似月牙似的开怀大笑。
三月份,学校各大支教团开始招新,因为支教时间的原因,我选择了真爱彩虹支教团,并认识了一群可爱的人。紧张的试讲,独特的昵称,记不住的手语,激动人心的游戏,努力隐藏自己身份的国王与天使,还有杨国福的麻辣烫和数学六人组献唱的《告白气球》……
终于,在八月的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们搭上开往菏泽单县的大巴车,正式开启了支教旅程。
和孩子们住的第一天,有些尴尬和无所适从,晚上,她们热切地用方言聊天,忙着洗漱,听不懂也插不进话的我心中略感失落。但很快,某一个小小的点,打开了我们的话匣子,我们开始变得熟络起来,开始一起玩游戏,聊天打趣。
孩子们的世界总是这样简单,传递喜爱的方式也总是让人忍俊不禁。慢慢地,我也开始感受到来自她们细小的温暖。这些温暖是她们在我的床铺悄悄放下的一颗梨,是她们探出头来对着楼下的我喊“陈老师”“子涵老师”的一句话,是她们在我回宿舍时突然下床摆成迎宾姿势,说“欢迎来到207”的搞怪瞬间,是她们缠着我唱歌,告诉我“老师我们以后不追星了,就追你”的土味情话……
温暖很多,感动常在,现在每每想起,心中也热乎起来。
离别前夜,邻铺的女孩儿哭了,我不知该如何安慰她,旁边两个女孩儿告诉我:“我们都是留守儿童,对分别早就习惯了,她不是留守儿童,很少经历这种事……”
我内心一颤,我没有想到留守儿童这个在我看来十分敏感的词,能从她们的嘴中如此轻易地说出,她们内心世界的强大,似乎超出我的想象。那天,我知道了她的愿望,“希望老师能再多呆几天”。我感动的同时又十分无奈,只能默默地陪伴她,告诉她:“分别不是一件多么大不了的事儿。”
我总觉得,自己是一个特别普通的女孩儿,普通的长相,普通的文笔,除了身高稍微高挑一些外,我想不出自己比别人特殊的地方。可是就是这样普通的我,因为这群孩子,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老师,我一定好好学习,以后去找你。”
“好,一言为定。”
我很感谢。
支教之旅很快便结束了,我没有辜负出发前的那句“希望在支教途中收获满满”的话,也做到了“和大家成为好朋友”的承诺。
感谢支教,让我认识了全新的自己,收获了温暖的友谊,发现了从未关注的社会问题,更坚定了自己经世济民的目标。我与祖国共成长,山大人,永远在路上。
【作者:2018级本科生 陈子涵 来自单位:经济学院 责编:宋尚谊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