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学院硕士研究生 刘梦晗

发布时间:2020/03/23 08:54:28   点击:  

3月23日 星期一 晴

阳光正好,微风不燥。坐在电脑前一遍遍看着访谈提纲,脑海里不断设想着与各位老师访谈的场景,内心既兴奋又害怕。打开“我的学术小成果”文件夹,看到里边密密麻麻的“一稿”、“二稿”字样,竟忽然有一种自己已然是个“researcher”的错觉,不时滚动着鼠标回忆起与这些文献相识的故事。

初遇。暑假期间,通过和我的导师韩佶颖老师联系沟通,我大概确定了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但是对于“研究”二字的具体实践意义,我还是一无所知的。考虑到我对这个领域还不是特别熟悉,导师提前下载了相关文献发给我,希望我可以通过阅读文献综述来理解相关概念,并从中获得一些启发。但作为一个学术小白,阅读和理解文献的过程是很艰难的。在一篇篇论文的连番打击之下,我开始自信心受挫,越来越不想读,越来越读不下去,甚至逐渐开始怀疑自己读研的选择。但是研究生开学的钟声还是在一个月后如约敲响了,我脑子里装着薄弱的文献知识却强烈的恐研思想,不确定地踏入了学校大门。

初识。开学与导师交流了自己读文献的困难,导师告诉我,初读文献就是一个越读越多的过程,读文献会发现自己不懂的地方,进而再去搜索文献来帮助理解。但是达到一定的阅读量后,读文献就会变成一个越读越少的过程,因为逐渐会发现文献之间重合的内容,比如对概念的解释和对理论的阐释。在导师的帮助下,我开始逐渐克服自己的畏难心理,每天去图书馆认真地读上两篇,边读边把一些重点内容标出,遇到不懂的就去找文献,看的累了就停下来在脑海里回忆之前看的内容,进行知识梳理。随着阅读量的增多,我发现分类整理文献文件尤其重要,一方面,文献分类可以整理自己的阅读理解思路,比如我会按研究对象或者研究角度来分类文献,另一方面方便日后自己写论文查找引用。慢慢地,我发现阅读文献也没有那么痛苦,而且还会从文献的个案研究分析中发现一些乐趣。

相知。一段时间的文献输入后,考虑到我和师姐所做的课题相关,导师建议我和师姐一起每周二去办公室进行文献阅读汇报与讨论,这个讨论会是我这学期最大的收获来源,也是我真正开启学术研究的大门。前半学期,主要是导师和师姐讨论师姐的小论文课题并确定写作思路,我从中了解到自己研究课题的更多背景知识,也学习到一些论文写作技巧,比如学术论文的逻辑性与语篇衔接。后半学期,我开始动笔写自己的小论文。每周的讨论会上我会与导师、师姐提前讨论自己阅读文献中不懂的地方,并确定下一步的写作思路,每次讨论会结束我都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之前的所有疑惑全都烟消雨散。自己写论文的这个输出过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阅读文献的同时一定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在前人的基础上写出自己的论文。而且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也很重视和导师的沟通交流,导师总能在第一时间指出我思路不当的地方,并为我的写作指明方向。在一次次讨论,一次次修改中,学期末结束的时候,“我的学术小成果”总算有了内容。

深交。在这个特别而又漫长的寒假,在这个宅在家不出门的一个多月里,还好有这些文献相伴。在学期末完成的文献综述初稿基础上进行一遍遍地修改,好几次和导师讨论到深夜十二点,小到一个用词的选择,大到一个理论概念的理解。之前导师说过修改文章比写文章还要痛苦,我也算是小有体会一回了。每次看到导师反馈给我的密密麻麻的修改意见,我内心都是拒绝的。但是内心拒绝完,实际还是要改的,有修改才会有进步,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面对反馈的问题,我需要再去查找阅读文献以确定对某个概念的理解,进而调整写作思路。有的时候,为了证明自己的一个观点,需要再阅读大量文献,果真是“论文习作不停,文献阅读不止”。修改论文很痛苦,却也很受益。熬过了修改过程,文献综述总算基本定稿。

目光又落回屏幕上的访谈提纲,原计划这学期开学要访谈教师收数据的,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我们的节奏。经过与老师们商量,也许,我们也会开始我们的首次“云访谈”哦!“云访谈”也是真科研。不过,春天来了,疫情结束还会远吗?


【作者:2019级硕士研究生 刘梦晗 来自单位:外语学院 责编:赵雨晴 张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