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第五批援鄂医疗队队员 张艳艳

发布时间:2020/04/03 09:40:22   点击:  

4月3日 星期五 晴

“风雷送暖入中春,桃柳着妆日焕新”,援鄂已50余天。

从寒风瑟瑟的冬日开始,我们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援鄂医疗队驻扎武汉,大家便日日盼着天气转暖,我每天早上赶班车前都会望望天空,为什么今天太阳还是没有出来?真是有些懒。如此盼望温暖的天气,是因为知道,天气转暖了,疫情会减轻。

好像在突然间,一下子如了大家的心愿,天气暖和了,路边的各种鲜花瞬间绽放,大家的心也快乐起来,这下病毒该无处躲藏了。可随着我们的沾沾自喜,新的问题出现了,我们进入污染区穿衣服的层数并不能因为天气的转暖而减少。一层刷手服,一层连体防护服,一层外科手术衣,两层口罩,一个护目镜,一个面屛,一双鞋套,天气再热,装备样样不可少,这是进入污染区的标配。

今日春分,太阳高照,是无比温暖。早上到科里参加完晨会交班,我便跟随我们齐鲁医院护理部曹英娟副主任一起更换防护装备。曹主任负责我们支援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5号楼12个病区的护理质量管理,3月14日深夜22点至凌晨1点半完成了整座楼污染区的夜间护理工作督查,今日再次进行日间护理工作督查,以不断完善新冠肺炎患者的护理工作及管理。既要保证护理人员安全,还要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新冠肺炎患者早日康复。虽然已经对眼镜及护目镜认真做了防雾处理,可是因为天气热,出汗多,刚刚穿戴好一切,曹主任的眼镜很快变得模糊不清,再次擦拭后,戴上,雾气又悄然出现。为争取时间,主任便不再去纠结这少量的雾气。穿过两个缓冲间,进入污染区域病房,到达16层二十五病区与武大人民医院东院护理部许老师、复旦中山医院护理部王主任汇合后,大家开始督查,每一个环节都不放过。从访谈护士的工作感受、工作流程、查看环境布局、实践操作,到患者床边交流,了解患者需要,满意度,各种护理措施实施的效果等等,带着密不透风的装备,不停地说着话,查看到第5个病区时,武大人民医院护理部许老师悄悄告诉我,她有些头疼,问我什么感觉。我说,这次我特意把护目镜戴松了一些,所以感觉还好。我们瞧向曹主任,只见她正认真询问每一位值班护士,叮嘱大家一定要做好自我防护,在疫情减轻的情况下,我们的思想仍不可松懈。为了不耽误大家整体的督导工作,许老师和我们坚持了下来。

从9点开始,12个病区全部督导完毕,已经到中午近12点。曹主任再次关心了我们医疗队自己负责的十七、十八病区值班的组员,然后快步到达缓冲区,我紧随其后。整个脱衣过程,曹主任一言不发,到达清洁区,我从背后发现主任的刷手服已经全部湿透,赶紧问:主任,没事吧?主任回答:头疼厉害,想吐,不敢说话。天气热,防护装备不透气,加之不停地说话,消耗多,所以很容易出现缺氧。我不知道从哪个病区开始,我们的这些老师就出现了不适,但是为了不耽误他人,大家都忍受着,坚持着。

污染区每班组护士的工作时间是4小时,天气冷时感觉还算好,但是目前在这种“温暖天气”的条件下,大家的工作着实辛苦。为了患者的护理,为了不浪费防护服,为了不增加其他组员的负担,每一个人也是在坚持着,努力认真地去完成自己这4个小时内的工作。我们日日期盼的这种“温暖”天气,对病毒是一种挑战,但是对我们,更是一种毅力和体力的挑战。

经历了一天“温暖”环境下的切身实践,曹英娟主任立马考虑到了我们队员的安全,当天晚上便汇集召开了所有护士长及小组组长会议,及时了解每一位护士在这种状态下工作的感受和体力情况,并对主班工作的时长及工作流程做了调整。责任护士的小组搭配也做了协调,以保证每一位队员的安全。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中国护士值得被全世界尊重。我认为的确如此,每一名护士都是勇士,敢于直面未知的一切,敢于担当。愿大家都平安。


【作者:援湖北医疗队队员 张艳艳 来自单位:齐鲁医院 责编:王浩铭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