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人员强院兴校培训班学员 李晶

发布时间:2020/05/11 10:35:40   点击:  

5月11日 星期一 晴

今天,学校国家战略需求与国际科技前沿趋势系列专题辅导报告会(第二场)以网络直播的形式顺利举行。在此次活动中,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史静寰教授为山大师生作了主题为“学生—学者,学科—学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核心要素”的专题报告。

这次专题报告会与学校当前开展的“强院兴校”等核心工作密切相关,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意义,能够使我们在明晰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科技前沿趋势的大背景下,紧密结合各院部研究机构自身的学科基础,科学谋划未来学科发展重点,实现学科跃进,最终完成学院能力提升对学校整体办学水平提升的牵引拉动。

在报告会上,史静寰教授首先阐述了全球大学的概念,然后回顾和展望了我国一流大学从模仿追赶的“形似”、并跑有特色的“神备”再到超越引领的“神形兼备”这样一个建设过程,提出不仅要在硬性指标上有所追求,还要能够制定标准、引领潮流。而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中国发展模式的核心正在于强国家能力与顶层设计,在优化架构模式中取得更多发展的优势。继而,史教授从大学组织最保守而又变化无限、最能促进社会变革的特性出发,引出本次报告会的主题——一流大学的四“学”要素:学生、学者、学科、学术。其中学者、学科、学术是相互依托,共同发展的。一流学者能产生聚集和师承效应,一流学科基地、学术平台能产生强力的支撑。将两者结合,一流学者汇聚在一流学术环境中就能够迸发持续不断的学术创造,因此要想实现学术的跃进,就应当融为一体地考虑,既要重视中青年学者的吸引培养,又要为学院优化资源,完善治理体系。

作为财务部人员,这次专题报告会也让我获益匪浅。当前学校旨在做实学院主体地位、促进学科拔尖发展,强力推进强院兴校行动和“121”行动路径。而为了提供充足的动力和坚实的保障,财务部自2019年以来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以综合预算改革为“推手”,辅助学院围绕学科配置财务资源,实现财务资源统筹使用,规范学院预算编报,完善学院绩效考核。通过这些方面的努力,逐步解决学院经费来源条块分割,使用规范“格子化”的问题,破除经费使用壁垒,帮助学院做大自主经费盘子;减少部门专项,设立学校引导性专项;加大学科经费统筹力度,强化各学科要素多位一体的重点建设;建立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从而为今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和保障。

正如史教授在专题报告中所提到的,我校正站在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面前,需要充分抓住转型发展的契机,树立提升学术水平的长远发展目标,努力做大做强学科学院。在此背景下,我们作为学校的小螺丝钉们,更应当做好自己的日常工作,全方位、全天候、全身心地为学院提供“点对点”服务,辅助推进综合预算改革,努力为学生、学者、学院、学科的做大做强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精细化的财务服务!


【作者:工作人员 李晶 来自单位:财务部 责编:赵雨晴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