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5/15 10:05:39
点击:
“同学们,我们一会儿再见。”伴随着这句话,“云”游科学馆线上宣讲活动结束。虽然最后的直播过程不是那么顺利,使得这个句号有些微瑕疵,但是回顾这半个多月的准备过程,仍觉得十分美好。
17:15,我们几个同学再次聚集在腾讯会议,进行直播开始前的最后一次试讲,对宣讲内容作最后的修改。我心里有几分忐忑,毕竟这是自己第一次进行线上宣讲,面对比之前线下宣讲多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观众,更多的是期待——针对这次宣讲的内容,从最初的框架确定到后来的试讲到最后敲定的最终稿,我们准备了半个多月,连续几天在晚间8点“黄金档”相约腾讯会议……这些是我作为负责宣讲的宣讲员亲身参与的,但远不是准备工作的全部,立项、与其他组织协调、直播设备调试、宣传等,在这些我不熟悉的领域,宣讲团的其他同学倾注着更多心血。所以我有底气、有信心做好这次的宣讲工作,我期待着能为同学们带来一场知识盛宴。
18:30,直播开始。虽然进行了充分准备,但是直播现场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最初有回声,经过调试恢复正常后又出现了不可抗的因素——电脑卡顿。不得已我们调整了宣讲顺序,跳过第一部分的科学馆与宣讲团的介绍,先由我来介绍第二部分“云”游科学馆。临场应变力接近零的我慌里慌张地打开麦克风、摄像头,长吁一口气,开始宣讲。但是突然想起因为顺序的改变要对结尾的稿子进行调整,我便不能全身心地投入了,一边说着熟悉的稿子,一边思考着最后的结语,想要两全其美,结果却是鸡飞蛋打。前面标本的介绍语速稍快,并且出现了口误,最后结语还是磕磕绊绊、不时停顿,这时负责第一部分的同学迅速接上,宣讲得以完整进行。这个小插曲也提醒我们,在后续的线上宣讲准备过程要更细致,要考虑到一些突发情况。
因为受疫情影响,同学们不能实地参观科学馆,我们组织了线上的“云”游科学馆活动和后续的几场线上科普讲座。这对之前没有尝试过线上宣讲的宣讲团来说是个挑战,也是一个契机。线上宣讲拓宽了我们的思路,除了对人体标本的讲解,宣讲团还可以进行其他医学知识的线上科普。另外,线上宣讲有其自身优势。看到6000+的观看人数时,得知我们这次的宣讲也是山大附中的生物拓展课时,我不由得暗暗震惊,一次线上宣讲竟可将人体科学知识传播给这么多人,我们感受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敦学砺行,广智求真,乘齐鲁历史而来,为博施济众而去。在今后的学习和活动中,我更要不断完善医学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以我道传医理,以我心守医魂。
【作者:2018级本科生 谭爽 来自单位:基础医学院 责编:杨小雪 蒋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