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早市参加者 刘彩玉

发布时间:2020/05/25 09:30:56   点击:  

5月25日 星期一 晴

凌晨1点,没有月亮,只有几颗不太亮的星星。静谧的夜让气温低了几度,拢一拢身上的衣服,我们坐上了去农贸早市的面包车。从5月初樱桃陆续成熟开始,每隔一两天去一趟早市成为妈妈的日常。因为疫情不能返校,在家帮忙的我第一次经历了樱桃从开花到结果再到摘下来卖出去的全过程,也深深感受到了农民有多辛苦,每一分钱有多来之不易。

在刚修好的联村公路上行驶了40分钟左右,我们到达了目的地——燕崖。早市完全可以用人声鼎沸、摩肩接踵来形容,说是早市,其实就是一条长长的公路,卖家会把装樱桃的各式各样的筐子放在路边,等待合适的买家;也有一些卖家觉得路的另一头可能会卖个更好的价钱,所以跟我们一样正拉着小车转移阵地。在路上,你会听到各种讨价还价的声音:“5块一斤卖不卖?”“我们家樱桃个头这么大,6块钱一斤太便宜了,不卖。”

樱桃的品种、大小、颜色均匀度都会影响到价格。二十分钟之后,我们找到了一小块空地,把樱桃卸下来等待客户上门。半个小时过去了,在经历了五个买家出价之后,妈妈应该是对今天樱桃的定价大概有个数了,所以在第六个买家出价的时候以七块钱一斤的价格卖出去两箱红灯,又以四块五一斤的价格卖出去一箱二号,至此我们家的货卖光了,五百块钱到手。听起来好像一会就卖了五百,好像很多,但是想想肥料、人工等等一系列成本,再加上今年天气的原因,一会寒潮,一会下冰雹,今年的收成不亏本就很不错了。

半个小时之后,同车人的货也买光了,我们踏上回家的路。大家看起来心情都不错,似乎都卖了个好价钱。

凌晨四点,我们到家,历经四个小时的早市结束了,但是我却躺在床上一直睡不着。一方面觉得父母赚钱真的特别不容易,每一分钱都是汗水换来的,不自己真实地去干一次,真的体会不到;另一方面觉得农民按照这种批发价卖水果特别亏,想到今年两会中提到的产业扶贫,如果家乡的特产也能发展成一个产业的话,不仅可以卖新鲜的樱桃,还可以制成罐头、果酱、果干等副产品,那不仅能让农民多赚钱,还能提供很多工作机会。当然了,这不是我躺在床上想想就能做成的事情,但是我觉得产业化是必然的,我相信这一天不会太远。


【作者:2018级硕士研究生 刘彩玉 来自单位:环境学院 责编:赵雨晴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