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生论坛聆听者 刘菁琨

发布时间:2020/05/31 08:44:11   点击:  

5月31日 星期日 晴

今天,第九届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生论坛在线上举办,论坛的主题是“传承与创新:新技术背景下的教育现代化”。作为一名对教育学感兴趣的学生,我有幸报名并旁听了这次“云上博论”。

本次论坛由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会以及清华教研院主办,不仅邀请了特邀嘉宾做主题报告,还设置了8个不同研究方向的分论坛和雨课堂海报张贴环节。

上午八点钟,论坛就举行了开幕式,之后斯坦福大学罗斯高教授、清华大学寇海明教授、佛罗里达湾岸大学张京顺副教授及天津大学张晓蕾副教授进行了特邀报告,分别就中国乡村教学质量、新兴教育研究前沿、在线教学以及学生自主学习对在线学习效果的影响等方面发表了精彩的见解。

除了特邀报告,还举办了8个方向不同的分论坛,包括“国际教育与教育国际化”“在线教育与混合式教育”“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等方向,我参加了其中“教育大数据发展研究”和“‘双一流’建设研究”两个分论坛。

在“教育大数据发展研究”分论坛中,来自清华大学、天津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的四名同学进行了自己研究成果的展示报告,既有对云数据环境下的智慧校园、算法教育治理等大数据与教育相结合的方向的研究,让我了解到当前教育学研究前沿及热点问题,还有对全球教育智库的分析,使我第一次接触到社会科学中“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之后清华大学的张羽副教授进行了点评与分析,给四位同学的论文提出了颇具参考价值的建议。

在“‘双一流’建设研究”分论坛中,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五名同学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基于科学研究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成效评价分析”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学科生态与治理逻辑”这两个汇报,前者使用了大量的数据、图表将国内的一流高校和国外的一流高校分类对比,直观地展现出中国一流大学近年来在不同方面取得的进步与发展,同时也说明了中国一流大学和同类型国外一流大学相比目前仍存在的差距;后者则基于生态学的研究视域,对我国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学科生态进行分析,兼具学术性与趣味性。清华大学的史静寰教授对五名同学的论文给予了肯定,之后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不足。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类论坛,收获颇多,不仅拓展了研究视野、增强了创新意识,也激励我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在学术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


【作者:2017级本科生 刘菁琨 来自单位:国际教育学院 责编:裴银璐 谢婷婷】